物理治療所設置鬆綁 可居家社區服務
2017/8/9 18:18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9日電)因應長照服務需要,衛福部今天修正發布物理治療所設置標準,將過去物理治療限於機構,改為可在居家、社區執行業務,讓行動不便的民眾更方便。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受訪時表示,因應人口結構老化,長照服務需求增加,居家或社區式服務成為趨勢。但過去物理治療所由物理治療師任負責人,且機構標準有空間、器械設備的規範,民眾到機構才能取得服務。
石崇良說,新修正的規範讓物理治療不再受限機構,物理治療師可以到居家、社區,協助個案做操作治療、運動治療、輔助治療等,個案可就近接受服務,不必特地到醫院、診所或物理治療所,同時讓有意專職從事居家物理治療業務的專業人員有另一種開業型態的選擇。
此外,新修正的條文也開放物理治療所可與職能治療所、語言治療所或其他醫事機構聯合設置,提供民眾多元化、一站式的服務。
石崇良說,聯合診所的設置規定已實施多年,如一家耳鼻喉科診所與一家皮膚科診所同址聯合設置,可共用掛號櫃台、候診區及緊急供電設施,並可同時提供兩種以上診療科別,減少病人奔波於多家診所的不便。
他表示,物理治療所若和其他醫事機構聯合設置,將可讓有復健需求的民眾,獲得以病人為中心,整合且一站式服務,提升服務品質。10608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