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拼湊生活足跡 永豐銀揪異常客戶【專訪】
(中央社記者羅元駿台北26日電)「客戶在成為我們客戶之前,能做的KYC其實有一定侷限」,永豐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張升寶接受中央社專訪,談到當初會與Gogolook合作,源自於銀行的認識客戶(KYC)有著鞭長莫及的缺點。
當民眾走進銀行申請新開戶,櫃台人員必定詢問開戶用途,看似簡單提問,其實是金融業的KYC認證機制,對於客戶身分審查、盡責調查,協助政府洗錢防制以及防堵詐騙行為。簡言之,只要KYC認證做足,即能降低犯罪發生機率。
今年4月,永豐銀宣布與Gogolook(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經數個月的研發與概念驗證,在警示帳戶偵測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一張新聞稿概略敘述內容,其實暗藏大數據解碼銀行客戶玄機。
事實上,永豐銀並非AI大數據應用門外漢,內部早已建置AI監測系統,預警客戶異常交易行為,有效即時攔截詐騙。
不過張升寶指出,要成功辨識是否有異常交易行為,前提須是永豐銀客戶。
換言之,尚未成為客戶的消費者,銀行的KYC須仰賴外部資訊補強,例如同業通報平台、聯徵中心信用報告、財金公司灰名單等;但即使外部資訊再詳盡,總有漏網之魚,無法全面防堵詐騙集團。
一場金融防詐論壇 牽起永豐銀與Gogolook合作契機
以Whoscall、美玉姨等防詐打假軟體走紅的信任科技Gogolook,去年11月參加金融防詐論壇,會中分享金融KYC防詐實務經驗,當時永豐銀行團隊正思考如何擴大KYC觸角,Gogolook的技術點子,觸動永豐銀想要合作的意願。
永豐銀看準通訊查詢紀錄反映可能的金流路徑,結合Gogolook大數據,透過上萬筆數據拼湊個人消費、財務信用與生活足跡,打破只能在銀行內部KYC困境,成為認識客戶新利器。
Gogolook公關蔡孟宏表示,當時為了確保雙方合作的提案能夠滿足永豐銀需求,彼此先進行概念性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銀行將過去與詐騙有關的帳戶或交易資料,去識別化之後放在資料群中,試著讓Gogolook辨識,說穿了,就是銀行出考題測驗Gogolook。
蔡孟宏表示,光是做POC驗證工作,雙方工程與數據團隊前後花至少3個月時間。
目前永豐銀與Gogolook系統合作模式,若AI系統偵測客戶有異常通話行為,例如通話頻率突然暴增,系統會將評級結果回報給永豐銀,再結合永豐銀內部AI系統評估與人工進一步判讀,找出該名客戶異常原因。
系統標籤人工最後把關 今年10月拚全自動化判讀
張升寶指出,目前新客戶到櫃檯開戶,永豐銀也會運用Gogolook的商戶電話號碼分類了解,若發現這名欲開戶的民眾近期與地下錢莊、放款公司等機構聯絡,系統認為風險過高,此時櫃檯行員會加強臨櫃關懷,甚至可能婉拒開戶。
即使透過通訊查詢紀錄KYC預警,現階段仍須人工做最後把關,張升寶舉例解釋,曾有客戶短時間提領金額接近3萬但都不超過金額上限,或是短時間在多家銀行提領轉帳,AI系統會將該名客戶特殊標籤並跳出預警,行員進一步查證,才發現該名客戶其實是網路賣家。
為避免誤判造成民怨,永豐銀採取穩健策略,以逐步上線方式,讓Gogolook大數據與永豐銀AI系統「磨合」到最佳狀態,張升寶透露,全自動化判讀仍是最終目標,內部期盼今年10月完全達陣。
永豐銀統計,去年全台分行防堵疑似詐騙案499件、累計總金額新台幣3.18億元,即使成效顯著,但張升寶不以此為滿,他強調,詐騙手法推陳出新,打擊詐騙自然是條無止盡道路。
張升寶笑說,Gogolook內部有一句激勵員工口號,「詐騙集團比我們更努力」,乍看以為是肯定詐騙集團,實際上要表達的是,既然歹徒都很努力了,身為打詐一份子,當然要加倍努力。(編輯:潘羿菁)11305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