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新海研1號首次遠航2500浬 台灣國造研究船新里程碑

2024/4/19 15:06(7/3 13: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新海研1號首航帛琉19日返抵高雄港。(圖取自國科會網頁nstc.gov.tw)
新海研1號首航帛琉19日返抵高雄港。(圖取自國科會網頁nstc.gov.tw)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羅元駿台北19日電)國科會今天表示,台灣自造研究船新海研1號,首次遠航至帛琉靠泊馬拉卡港,今天返抵高雄港,前後歷經24天、共2500浬的航程,創下台灣自造研究船於大氣及海洋聯合探測的新里程碑。

國科會發布新聞稿表示,新海研1號為台灣自造研究船,2020年7月啟用,由台灣大學營運管理,此次遠航歸賦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與台大副校長廖婉君登船慰勞相關人員,並表示此科學航次是國造研究船於大氣及海洋聯合探測的新里程碑。

國科會表示,新海研1號本次科學航次任務,是執行國科會補助「航向藍海綱要計畫」、「黑潮與紊流交換實驗計畫」及「西菲律賓海海床運動觀測計畫」的聯合航次,主要任務包含協助國內大氣研究團隊定時施放探空氣球。

國科會指出,新海研1號透過加裝大氣科儀設備,全程進行空氣品質監測、降雨紀錄及雲層資訊,並進行中尺度渦旋、黑潮、北赤道洋流的觀測;回程則進行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回收及重力、水深探測。

國科會進一步說明,此航次所收集的各項資料,將有助於提升對西北太平洋大氣環境、海洋中尺度渦旋及海洋次中尺度動力過程的了解,改善大尺度海洋預報模式的模擬結果;透過西菲律賓海盆地海床變形量、水深、重力和底質剖面等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海床地震運動和海嘯之間的能量傳達的物理機制。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國科會指出,除了擴大到地球物理探索菲律賓海床垂直運動,增加對於板塊互動的了解之外,並可持續提升海洋數值模擬及氣候變遷耦合模式模擬的精準度,協助預測全球暖化趨勢及海洋藍碳的分布與變化。

林敏聰強調,台灣未來海洋科學特別需要「跨域合作、團結創新」,指出海洋科學研究對於台灣整體的重要性不亞於半導體產業。跨域合作才可以面對永續價值下日益複雜的海洋議題,並與不同領域人才團結合作,才可能共同面對跨域難題。(編輯:潘羿菁)11304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