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國際二度股東會 張榮發基金會列4理由不出席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5日電)長榮集團「弟弟派」接掌長榮國際後,於6月30日召開股東會,因股東出席率未過半,多數議案以假決議通過。長榮國際今天二度召開股東會,隸屬「哥哥派」的張榮發基金會發出4點聲明,表示決議不出席。
張榮發基金會說明,對於在持股公司股東會行使股東權,都是以行使方式是否造成基金會財產不利影響,來決定是否出席及參與表決投票,以符合法治。基於此原則,基金會決議今天不出席,並於今天回函主管機關教育部說明。
張榮發基金會在聲明中表示,媒體報導長榮國際推翻先前董事會擬分配每股新台幣27.5元現金股利決議,僅擬分配每股3.5元股利,導致基金會股利收益減少共約27億元,可挹注公益事業的資金大幅縮減;但近期報載長榮國際投入約30億元,在公開市場陸續收購長榮航股票,並持續加碼,作為長榮國際最大股東,基金會認為這已明顯傷害股東權益。
其次,長榮國際不僅為經營權私利減少挹注基金會的資金,在基金會選擇不出席股東會後,竟接到來自長榮國際要求教育部監督未出席的檢舉函;對於長榮國際未保持中立,介入股東表決權行使,令人匪夷所思。
聲明進一步指出,長榮國際對於首次公開發行(IPO)等重大事件規劃倉促,首次股東會時以規劃IPO為由,提出需經特別決議的增設獨立董事案,但開會通知及議事手冊均未提出任何關於IPO的具體時程規劃、財務分析或股價展望,難以認為對基金會有利,欠缺增設獨董必要性;若基金會貿然出席,反而可能使議案達到特別決議出席門檻,因此基金會選擇不出席當時的股東會。
張榮發基金會聲明表示,基金會透過媒體報導得知,股東之一的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選任程序於法不合,被最高法院發回二審更行審理中,客觀合理判斷吳景明以董事長身分行使職權,皆有適法性疑慮。在相關法律風險未釐清前,基金為出席股東會似有未妥,因此決定不派員出席今天的股東會。(編輯:張良知)11108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