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差個股經券商造市 日均值增40%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7日電)台灣證券交易所自去年6月30日起實施上市股票造市制度,選定60檔多元產業類別優質低流動性股票,由券商造市活絡買氣。證交所統計,這些股票日均成量已成長40%。
由於部分上市公司股票流動性偏低,被市場戲稱為「殭屍股」,是否應讓這類股票下市也引起各界討論;但證交所認為,低流動性的股票也有體質優良的好公司。
為提升優質低流動性股票的交易量能,證交所依照獲利、成交量、週轉率、是否配息等條件,在去年篩選約60檔涵蓋多元產業類別的優質低流動性股票,由證券商進行造市,活絡買氣。
依證交所選定約60檔涵蓋多元產業優質低流動性個股標準,量化指標包括成交量的日均成交股數後30%、週轉率低於市場平均週轉率;財務指標為每股稅後盈餘(EPS)大於2元、無累積虧損及近1年有配息。
為鼓勵證券商參與股票造市工作,證交所針對券商造市個股繳交給證交所的經手費,按活絡股票的貢獻度折減,最低9折、最高可達4折;若優質低流動性個股均完成造市義務,還可再折減證券商自營帳戶的經手費,最高8折。
兆豐國際投顧協理黃國偉接受電訪表示,公司既然上市,若沒特殊情況,一般而言就應該買得到、賣得掉,有一定的流動性;其實美國的上市公司即便財務穩健,但若股價實在太低,達一定價位以下,且持續相當時間,也會被要求下市。
黃國偉指出,各國證交所面對流動性不佳的上市公司,有不同的作法;台灣不會因此要求公司下市,反而選定其中財務健權、體質佳的公司,為其造市,活絡買氣。
他說,企業上市主要目的是籌資,股票必須交投熱絡,在辦理現金增資時,參與認購的投資人才會踴躍;但也有賺錢的公司不願增資稀釋股本,在有用錢需求時寧願向銀行借錢。
市場人士指出,部分上市公司長期處於低流動性的情況,多與公司大股東或經營層的保守心態有關。包括部分董監或大股東持股偏高的公司,本身持股意願高,或不樂見股價波動劇烈等。
由於國際市場為增加股市成交量及流動性,多有採行股票造市制度,證交所已在去年中推出造市制度,選定其中的優質公司,由券商進行股票造市,活絡買氣。目前看來日均成量已成長40%,已達到提升流通交易量的具體目標;若未來能加強與上市企業溝通,改變大股東的保守態度,或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編輯:張良知)11105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