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福島放射性物質流入北冰洋 原能會:不影響台灣

2021/12/16 18:22(12/16 18: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6日電)媒體報導福島核事故放射性物質「銫-134」流入北冰洋,原能會今天表示,擴散路徑並不會對台灣造成影響,後續動態變化,可透過明年底完成的「擴散預警系統」提前預警。

原子能委員會強調,至今台灣鄰海放射性監測數據均正常,請民眾安心。

日本媒體「共同社」報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研究結果顯示,2011年福島核事故洩漏的放射性物質「銫-134」,經過8至9年的漂流擴散,已經進入北冰洋;據稱這是首次在北冰洋邊緣海的內部檢測出放射性物質。

對此,原能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因應日本政府決定於2023年排放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已與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合作,預計明年底前完成「海洋擴散預警系統」建置。

原能會指出,根據10年歷史洋流數據庫研判,福島區域排放的放射性物質,會先由黑潮帶向北太平洋洋流循環前往美國,並沿美國西岸分流向南北流動,若污染物抵達美國西岸後、隨阿拉斯加洋流北上通過白令海,確實有可能如媒體報導抵達北冰洋,但擴散路徑並不會對台灣造成影響。

原能會進一步說,至於對台灣有影響的可能路徑,是在日本東南方的渦旋與黑潮蜿蜒的互動,若黑潮在向東流動時產生向南方旋轉的渦流,就可能有一小支流漂向台灣海域;上述動態變化,未來可透過「擴散預警系統」提前預警,供相關部會精準因應。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原能會強調,自日本發生福島核電廠意外事故後,已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海水放射性監測取樣分析,持續監測海水的放射性活度變化,至今監測數據均為正常值,民眾可以安心。

原能會也協助衛福部食藥署進行日本進口食品放射性檢測,以及協助農委會漁業署進行近海漁貨放射性檢測,截至目前,碘-131、銫-134、銫-137等人工放射性核種含量均低於「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編輯:林興盟)11012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