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3大雷達拚勝出 台廠布局就定位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1日電)電動車搭配自動駕駛已成為趨勢,目前自動駕駛3大雷達技術,功能各有優劣,歐、美、日及中國等車用零配件大廠積極布局自動駕駛雷達應用,台廠包括為昇科、同致電子、佳凌及鴻海已經就定位。
電動車整合自動駕駛功能已成趨勢,而自動駕駛最重要的是感測器的感知功能,包括攝影鏡頭和雷達感測;其中,雷達以毫米波雷達、光達(LiDAR)及超聲波雷達等3大技術為主。
產業人士指出,超聲波雷達成本較低、短距離內測量有優勢,不過易受天氣變化影響;毫米波雷達可穿透霧、塵、煙,因應全天候環境,也可抗電子干擾,但探測距離和精度較光達仍有些差距;光達精度高、測距遠,卻易受自然光和熱輻射影響,且成本較高。
目前已有電動車大廠和傳統車廠的電動車款使用自動駕駛功能,法人指出,包括特斯拉(Tesla)、奧迪(Audi)、賓士(Mercedes-Benz)、BMW、富豪(Volvo)、豐田(Toyota)、中國蔚來、小鵬、吉利等。
例如,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以攝影鏡頭為主、搭配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谷歌(Google)旗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子公司Waymo則以光達技術為核心,配合攝影鏡頭、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等技術。
觀察毫米波雷達主要大廠,法人指出,前3大德國廠商包括博世(Bosch)、Continental、Hella,另外包括富士通(Fujitsu)、日本電裝(Denso)等日廠,前5大廠累計市占率近7成。其中,77GHz毫米波雷達技術集中在博世、Continental、德爾福(Delphi)、日本電裝、美國TRW、富士通、日立(Hitachi)等大廠。
由於技術限制,中國開發毫米波雷達以24GHz頻段為主,並積極切入77GHz領域。相較之下,台廠為升關係企業為昇科在24GHz、77GHz和79GHz毫米波雷達具備自主開發技術,目標成為全球毫米波雷達前3大供應商,年產能朝向2000萬顆邁進;為昇科也與國際晶片商共同開發影像雷達,目標取代光達產品。
在超聲波雷達方面,產業人士指出,目前主要應用在測量汽車前後障礙物的超聲波停車輔助系統(UPA)、以及用於測量側面障礙物距離的自動停車輔助系統(APA)。
法人表示,全球超聲波雷達元件主要供應商包括博世與法國廠商法雷奧(Valeo),兩者市占率超過5成;另外,日本Nicera、日本村田製作所(Murata)及中國廣東奧迪威等也有一席之地。
台灣廠商也積極布局超聲波領域,例如同致電子在停車、駕駛、便利功能三大應用使用超聲波雷達模組結合影像技術。其中,自動停車系統已打進美系電動車原廠委託製造(OEM)供應鏈,並取得中國OEM大廠自動停車系統專案。
超聲波系統占同致電子今年第2季營收比重已達40%,法人指出,同致超聲波雷達模組和倒車雷達,在全球市占率僅次於博世和法雷奧。
在光達雷達方面,法人指出,目前全球供應商包括Velodyne、Luminar、法雷奧、Quanergy、LeddarTech等廠商,中國華為及大疆投資的Livox也在積極布局。
台廠在光達雷達領域中也沒有缺席,概念股之一的佳凌持續布局車載鏡頭,包括高階自動駕駛鏡頭、一般車載鏡頭及光達鏡頭。
佳凌台中廠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會生產高階自駕車精密元件設備及自動化,估計明年至2023年落實高階自駕及光達元件製造、組裝、精密設備及無人設備產線。
值得注意的是,鴻海也推出可攜式光達元件模組,鎖定智慧工廠和電動車等應用。鴻海內部技術人員指出,光達模組採用Lumentum設計的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CSEL)元件,由穩懋晶圓代工,鴻海整合模組製造。(編輯:張良知、楊凱翔)1100921
- 2024/11/21 18:13
- 2024/11/21 09:35
- 2024/11/20 15:55
- 2024/11/20 10:33
- 2024/11/19 16:30
- 2024/11/19 14:3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