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生物辨識取代密碼 跨金融機構身分驗證第4季試辦

2021/6/15 20:0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5日電)為促數位金融發展,金管會成立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研議未來用戶一次性綁定行動裝置、實體卡片與生物特徵,就可跨金融機構使用服務,無需再記帳號密碼,且代表跨機構開辦新帳戶也不用重複驗證,預計今年第4季試辦。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長林志憲表示,目前許多金融機構數位存款帳戶,都須經過自然人憑證、信用卡、存款帳戶等實體卡片進行身分識別,且若非經過實體身分認證,開立的帳戶型態與交易範圍就會受限。

為解決此痛點,金管會參考國際標準,推動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金融FIDO)。預計將採集中式開發一款手機身分識別App,導入FIDO標準,未來用戶下載此App,只要首次綁定一張晶片金融卡並進行身分驗證程序,未來就能以指紋、生物辨識進行跨機構身分識別。

林志憲說明,未來擬讓用戶透過一次性綁定行動裝置、實體卡片與生物特徵,即可在合作的金融機構中,跨業別、跨機構使用綁定過的裝置與生物特徵進行身分識別,辦理金融交易,不必再使用現行的實體卡片或帳號密碼進行識別。

金融FIDO機制可望帶來三大優勢,第一,FIDO伺服器上只保有公鑰,不保存密碼、私鑰或個人生物特徵,可避免隱私洩露;第二,可解決消費者忘記帳號、密碼等問題,提高使用便利性與安全性;第三,可免除金融機構向客戶重複驗證身分作業,並可透過跨機構傳輸資料,提高客戶的服務效率並降低相關營運成本。

為推動金融FIDO,金管會、聯徵中心、財金公司上月成立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截至5月底為止,共有121家金融機構加入,其中共有6家金控、35家銀行、28 家券商、9家期貨商、17家壽險、14家產險、2家基層金融機構與其他10家業者,預計今年第4季啟動試辦。

目前包含中信金、國泰金、富邦金、玉山金都已加入聯盟。林志憲表示,目前加入的6家金控中,有公股金控、也有民營金控,未來並將有更多金融機構陸續加入此聯盟。(編輯:楊蘭軒)11006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