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化把海洋廢棄耐隆變黃金 明年產能衝750噸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嘉義22日電)落實循環經濟,台化將蚵繩再利用,回收己內醯胺,將海廢成黃金,自4月起開始生產。新港廠漁網、蚵繩等海洋廢棄耐隆6月產能為250噸,產能逐步增加,明年第4季時將達750噸。
台化今天舉行記者會,嘉義縣長翁章梁、海委會副主委蔡清標等人均出席活動,翁章梁致詞時表示,循環經濟成為顯學,各界持續思考如何將廢棄物再利用,蚵繩過去並沒有太多回收管道,堆置在岸邊變成廢棄物,而台化將蚵繩回收再利用,轉化成另一種資源,是產業界典範。
根據統計,海洋保育署去年推動廢漁網及蚵繩回收再利用計畫,其中,嘉義縣養蚵產業每年產生約1300多噸「耐隆6」蚵繩,不過,因回收產品市場價值低,一直無法有效處理。
台化纖維部在嘉義新港廠開設產線進行回收再利用,將垃圾變黃金,廢蚵繩進行循環再利用將在今年4月開始進行量產。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指出,台化力拚循環經濟,永續經營、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都是台化未來重要課題。
嘉義新港廠海洋廢棄耐隆6產能目前為250噸,台化持續投資提升產能,預計明年第2季將增加為500噸,第4季時將達750噸,若加計越南廠房,整體生產量將達每月1250噸。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僅有3家企業能以化學回收耐隆6,包含台化、韓國曉星、義大利Aquafil。洪福源說明,物理回收仍無法完全剔除雜質,化學回收能讓原料更加純粹,不過成本也較高。
洪福源指出,漁網、蚵繩等海洋廢棄物回收後,先經過熔融、散聚、精煉、回收己內醯胺(CPL)、紡絲等步驟後,再交由福懋編織為布,最終生產為環保服飾。
台化纖維部以環保絲為基底開發多項機能性產品,包含抗菌、涼感、發熱等絲種,其中在抽絲階段,已著色的前染色絲可取代織布後染整製程,消除大量的廢水與能源耗用,做到從原絲到染整,全程都是低耗能綠色製程。
洪福源指出,海廢回收材料受戶外服裝公司Patagonia青睞,已打入供應鏈中。不過,以海廢製造而成的原料成本較高,目前價差約1000美元,因此得利用海廢製造品專攻高值化產品,提升附加價值。(編輯:楊凱翔)11004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