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成炒股漏洞 法人:別被利用還幫數錢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1日電)股友社老師若在電視節目炒股,主管機關可監看蒐證移送法辦;但若透過網路社群在封閉聊天室喊進叫出、操控股價,又沒聊天紀錄,蒐證難度高。法人提醒,在未建立網路管理機制前,投資人不要被人利用,還幫忙數錢。
立委關注Clubhouse網路社群語音資料無法留存,可能被有心人士藉此漏洞炒股,金管會雖已著手研擬因應之道,投顧業者直言,不具分析師資格的部分網紅,呼朋引伴,就是利用不懂的人幫自己炒股。
證交法第155條第6項規定,對於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有價證券,不得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
炒作股價的方法很多,以前曾有電視播出股市節目遊走法律邊緣,每次邀請兩位投顧老師比賽,分別講出自己在節目播出當天以何價位買進哪檔股票,預計要持股多久,結果遭到主管機關質疑,節目立即喊停。
當年股友社盛行之際,許多沒證券分析師執照的股友社老師先買股票,再向股友社會員大力喊進股票,許多散戶搶進,卻不知是被利用拉抬股價,為人抬轎,而「老師」則順勢逢高出貨,大賺一票;被利用的散戶固然有人賺到錢,但也有多數人成為最後一隻老鼠,不是高檔套牢、就是落入認賠殺出的下場。
現今網路社群盛行,部分有心人再次利用散戶螞蟻搬象的能力,複製股友社那一套,利用社群科技最新封閉聊天室進行,涉及違法炒作股價。由於部分聊天室採邀請制、且不保留聊天紀錄,除非聊天室成員當場截圖,或是用相機錄影拍下螢幕畫面,否則蒐證困難,成為法律監管的大漏洞。
近年網路社群興起,Clubhouse是一款最近相當熱門的語音社群App,採邀請制,用戶可任意加入公開的聊天室發言,每個聊天室的上限是5000人。立委日前質疑,是否可能成為炒股的漏網之魚。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表示,沒投顧牌照,也沒分析師資格,非法炒股當然該管,卻可能管不勝管。依規定必須是合法登記的證券投顧公司才能公開分析盤勢,且講者必須具分析師資格,以往投顧公司在電視節目談論股市,主管機關、台灣證券交易所都有監看或側錄,只要違反規定就會處罰。
不過,在虛擬的網路世界,網紅、達人在聊天室任意採用假名分析解盤,儘管非證券投顧公司人員、無分析師執照,但因不收顧問費,表面上看似無法可管;但實質上卻是呼朋引伴炒股,當然違法。
朱成志說,網紅可在社群媒體誇大某檔股票投資績效,只要說得準,他就紅了,透過網路龐大的傳播效果吸引不懂股票的大眾投資,持續拉抬股價;萬一拉不動股價,績效太差,再換一個假名,就可以另起爐灶。
他強調,若是網紅炒股,靠的是市場人氣知名度及網路流量,拉一大群狀況外的網民散戶一起進出抬轎;遇到主管機關調查,還可義正辭嚴的說沒收顧問費。
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表示,網路社群解盤,聚眾拉抬股價這是已經存在的事實,對小型股的波動較有影響,至於對整體市場的影響程度卻很難下定論。
劉坤錫指出,近來網路社群招攬民眾買股的現象受到重視,就如同民國70、80年代的股友社,一開始沒人管,但後來主管機關決定導入正常管理軌道,要求具分析師資格的投顧人員才得解盤。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表示,雖然網路群組無法像電視節目可以錄影,有些管道也不會留下痕跡,因此只能尋求其他部會協助,研議網路管理的機制;但因權責尚待釐清,現階段只能先透過後段的交易紀錄分析,若發現股票價量異常,可回過頭追本溯源,找到炒股的人。
證期局也呼籲,投資人勿輕信社群媒體談論股市內容,除了傳統的炒股之外,其實社群討論股市也可能是詐騙;雖然網路社群有言論自由,但若涉及炒作股價,也會被移送檢調偵辦。
至於網路社群解盤,證期局認為,若涉及公開分析盤勢,也應由具證券分析師執照的投顧人員擔任;若涉非法炒作股價,除移送法辦之外,涉及網路管理部分,仍須跨部會進一步研議相關作法。(編輯:張良知、楊凱翔)1100321
- 2025/01/22 18:28
- 2025/01/22 17:55
- 2025/01/22 16:40
- 2025/01/22 15:57
- 2025/01/22 15:13
- 2025/01/22 14:3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