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立新廠擬7月量產 法人估第2季業績季增逾6成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1日電)氣動元件廠台灣氣立第2季可受惠醫療設備急單及電子5G設備拉貨,中國大陸平湖新廠估7月起量產。法人估氣立到8月營收逐月走高,第2季業績看季增逾6成。
氣立今天下午受邀參加券商舉辦線上法人說明會,展望今年營運,氣立財務長張立偉表示,到第2季持續有醫療設備元件急單,4月起電子及5G相關產業及客戶明顯回升,第2季到第3季可受惠電子與5G應用相關設備拉貨,第3季到第4季可望有生產回流帶動設備採購潮。
法人預估,氣立3月份稼動率明顯拉升,3月和4月受惠醫療設備元件急單,首季防疫相關營收占比約30%,5月醫療用產品占比約15%;預期5月到8月營收可望逐月走高,7月和8月有機會挑戰單月營收歷史新高新台幣1.72億元,最快6月中旬可看到美系手機大廠應用產線拉貨訂單。
在訂單能見度部分,張立偉指出,目前氣立在手訂單規模約人民幣2億元,能見度約1.5個月。
在中國大陸浙江平湖市投資布局,張立偉表示購地建廠總投資額人民幣1.8億元,整合上下游製程,包含壓鑄廠、二條陽極線、烤漆、CNC車間等,公司已取得平湖市政府壓鑄及排污許可,預計今年7月起正式量產。
從產值貢獻來看,張立偉預期,今年下半年平湖新廠可額外貢獻人民幣2000萬元產值,明年2021年預計貢獻人民幣1億元產值,若全產能開出,可望貢獻人民幣3億元額外產值。
張立偉指出,今年持續擴增中國大陸營業據點,提升直營比重,確保營收穩定成長,目前在中國大陸沒有紅色供應鏈競爭問題,中國大陸占氣立整體業績比重約81%。
展望今年各季營運表現,法人預估氣立第2季業績可超過新台幣4.8億元,大幅季增6成以上,單季毛利率可到37%到38%區間,每股純益可來到新台幣1元;第3季毛利率可到38%以上,EPS可超過1元,預估全年EPS可超過3元,今年各季業績均可較去年同期佳。
觀察全球氣動元件產業布局,法人指出,目前大廠包括日商SMC、台灣亞德客-KY、Festo、台灣氣立、以及其他中國大陸廠商、台廠和韓廠等。其中SMC、亞德客-KY和Festo占中國大陸氣動元件市場占有率約65%。
氣立自結4月合併營收新台幣1.58億元,較去年同期1.2億元增加31.59%,累計今年前4月氣立自結合併營收4.5億元,較去年同期4.59億元減少1.85%。
氣立第1季合併毛利率30.95%,較去年同期32.22%減少1.27個百分點,首季營業利益1036萬元,營益率3.53%,較去年同期3.92%減少0.39個百分點。第1季稅後獲利1595萬元,較去年同期1448萬元增加10.18%,首季每股稅後純益0.24元,較去年同期EPS 0.22元略佳。(編輯:黃國倫)10905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