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建築微氣候資料庫 助海科館夏季用電降10%
2020/5/8 16:34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8日電)台達基金會「建築微氣候資料庫」測站持續擴大範圍,今年拓增至涵蓋台灣本島各縣市26點,讓建築師得以利用更精確的資訊打造節能建築;已協助海科館在夏季尖峰下降10%用電。
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台灣建築中心三方合作發起,委由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自2017年開始建置的「Green BIM建築微氣候資料庫」,今天舉行線上成果發表會,並發布新版本,擴大測站範圍,將氣象資料測站數由上線之初的13個測站拓展至26個涵蓋台灣本島各縣市。
台達創辦人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表示,建築占目前全球用電的51%,如果依照各地的微氣候資訊事先做好節能設計,便具有極高的節能潛力;在舊建築的改造或管理上,甚至可以導入氣象預報資料於建築的耗能設備運作,不僅有助於減少電費成本,也降低了尖峰時刻的能源使用。
主導計畫案的台灣大學大氣系特聘教授陳泰然表示,建築微氣候資料庫被建立之後,許多大學教授、建設及建築公司皆反映資料庫非常好用;去年更擴大氣候服務的應用,與基隆海科館合作,利用氣象局短期氣象預報做到調適工作。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過去一年與基隆海科館合作,進一步將氣候資訊運用於空調設備管理上,透過掌握當日不同時段的溫濕度,決定開啟空調冰水主機的時間和機型,幫助海科館在夏季尖峰用電時刻減少10%的用電量,春、秋季節的整體節能效果甚至能夠高達30%,大量減少電費支出。(編輯:林興盟)10905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