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檢出含微塑膠 台水:平均測值低於全球
2018/9/25 22:07(9/26 11:40 更新)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5日電)環保署針對台灣自來水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日常飲用水有44%驗出微型塑膠。對此,台灣自來水公司澄清,淨水場的塑膠平均檢測值低於全球數值。
根據自來水調查結果,環保署共取樣清水100件、原水23件,其中有44%清水及61%原水驗出含微型塑膠,微型塑膠數量範圍為0至6根/每公升,而檢出的塑膠皆為纖維狀,主要成分為PET、Nylon及PE。
對此,台水引用外媒調查,全球自來水樣本檢驗出微型塑膠平均測值為每公升4.34根,而台水公司清水平均檢出值為每公升1根,低於全球自來水平均檢測值。
台水表示,微型塑膠來源多元,可能是來自於塑膠製品的原料顆粒,或是常用於化妝和沐浴用品的塑膠柔珠。而大型塑膠經日曬、風化後漸漸裂解成的塑膠小碎片,進入大氣循環而落入水循環,從飲用水源仍可發現微型塑膠蹤跡。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台水引用文獻資料表示,塑膠垃圾污染海洋環境,人類可能經由食物鏈或飲用瓶裝水,把微型塑膠吃下肚。
為了保護海洋環境,環保署呼籲民眾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配合減塑運動,並落實垃圾分類及回收工作,才是根本之道。(編輯:楊凱翔)10709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