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監理沙盒?金管會:先觀察半年
2016/7/21 16:32
(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21日電)立委擬仿效英國、新加坡推動監理沙盒,以利金融科技發展。金管會副主委桂先農表示,台灣法律制度與兩國不同,且監理沙盒才剛起步,建議先觀察半年後,再決定是否引進。
前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國民黨立委曾銘宗今天召開「實施監理沙盒」座談會。
曾銘宗表示,全面鬆綁法規對金融科技發展緩不濟急,將仿效英國、新加坡引進監理沙盒機制,預計本週完成連署提出。
對於是否引進監理沙盒?桂先農表示,英國、新加坡的監理沙盒有很多前提要件,且英國、新加坡等國仍未全面適用,建議先觀察半年國外實施成果,再決定是否引進。
桂先農表示,公共政策需要漸進式的推動,慢慢長出來,若貿然使用革命式、一蹴就達成,需考量可能的風險問題。
業界則各有不同觀點。台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表示,現有規定太嚴格了,所以創新都不能做,相對英國,台灣更需要監理沙盒。
玉山銀行表示,若要引進監理沙盒,需考量適用範圍、適用對象、通案或逐案審核等問題。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是指在一個風險規模已辨識可控的模擬環境下,讓業者盡情測試創新的產品、服務乃至於商業模式,並與監管者高度互動、密切協作,共同解決在測試過程中所發現或產生的監理與法制面議題。
「監理沙盒」的長遠願景是希望成為一個讓公、民部門的各種利害關係團體代表間(監理機關、金融業者、金融科技業者、學者專家、消費者以及相關倡議團體)充分合作,共同制定與實踐金融科技監理標準的協作式標準制訂程序(Collaborative Standards-Setting Process)。10507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