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為何反對政策?管中閔卸任後的反思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4日電)近年來不同政黨執政時都遭遇政策推動的困難。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認為,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已無法再沿用,設立機制讓年輕人「自己的政策自己修」,才有助政策推動。
管中閔上週在TEDxTaipei發表「為什麼民眾反對政府的每個政策?一個官員的反思」演講,強調台灣現在遭遇很多經濟困難。很多評論也問,為何現在不能像過去有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那樣敢於做出重大經濟決策的首長,帶領台灣經濟走出困境。
他舉例,過去政策形成就能推動,包含做過全球第一個加工出口區,改變台灣出口格局;設立工研院,建立技術轉移機制;並發展積體電路技術,為後來電子資訊產業打下深厚的基礎;九年國教也在當時的總統一聲令下,從研議到上路不過1年時間。
對比早期政策形成與推動,他說,近年不同政黨執政的政府都試著推動政策,不僅12年國教在爭議中上路,其他政策也都遭遇很多困難,但核四、國光石化都宣告終止,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仍在立法院懸而未決。
他認為,過去由上而下精英式、家父長式決策模式已無法在多元化社會中沿用下去。他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經驗顯示,諸如公聽會、跟工商團體座談、赴地方辦說明會,甚至首創網路說明會,若缺少由下而上的群眾參與機制,政策傳達的效果有限。
管中閔具體建議,可採用共享經濟模式中所設置的「公開資訊平台」,讓牽涉公共利益的政策公開,帶動真正有理解的人參與討論,以彙集群眾智慧。
他並認為,該機制可與政府現有體制相容,行政部門可參與討論、回應問題並加以修改,立法部門也可以參與討論,更清楚掌握資訊。他笑說,「說不定我們對立院也不會那麼討厭了」。
他舉例,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推動的vTaiwan平台,幾個月來曾在公司法修正、Uber要不要來台灣等議題上引發討論,發揮正面積極作用。在國際上,諸如英國在健保制度的修改上,還有美國的幾個城市,都在推動「公民參與、開放政府」試驗。他說,「公開就沒有黑箱」。
他最後表示,看到學運現場,年輕人寫「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標語時,他對於為何有這麼多人不領情,甚至嫌惡政策推動,感到很震驚。他相信救自己的國家有更積極的方法,就是「自己的政策自己修」,未來世代是屬於年輕人的,年輕人可以積極參與,可以改變政策、讓政策更好,進而讓台灣的未來更好。10501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