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海研船缺口 國研院憂台海權實力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0日電)國研院長羅清華今天說,海研五號意外沉沒後,嚴重衝擊台灣海洋研究與探勘,影響最深為內政部國土調查及第二期國家型能源計畫,尤其在展現海權的國家實力上意義不太一樣。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旗下、台灣最大2700噸級「海研五號」,民國103年10月10日在澎湖外海沉沒,為儘快補足台灣海洋研究與探勘能量,國研院除規劃新購1條2000噸級船外,也計畫再自建1條新船。
羅清華表示,海研五號原本就逐年編列貴重儀器費用約新台幣8億元預算,將轉為購買2000噸船隻,原本鎖定1、2年中古船,但消息曝光後,原有意出售船商一口氣將費用調漲3成,讓國研院徒呼負負。
他說,國研院目前已看了不止3、4艘船,不想消息走露再被船商獅子大開口,不方便透露去哪些國家看船;現在也考慮購買建造中、或即將建造完成的船隻,可以依照國研院需求安裝相關設備與儀器,「希望船回來可以馬上出任務」。
羅清華指出,原本海研五號船務是採外包制,未來補充缺口的新船,將採折衷方案,不會完全委外,包括船長與重要船員採自聘才會對船有感情,其餘船務則仍將外包。
不過,國研院為適用勞基法,跟船員工作情形不同,敘薪也有困難,因此第一步將修改國研院相關組織章程。
羅清華表示,長期目標希望成立子公司經營船隊,否則在海外採買維修零件的情況就會面臨不符政府採購法的問題,但「一條船永遠在燒錢」的狀況下,如何創造經濟規模、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還要再思考,目前仍只是構想。
至於海研五號的理賠進度,他說,航港局的海事評議報告尚未出爐,保險公司還在與國研院攻防,雙方正驗證相關證據。
羅清華強調,「海研五號」保的是船體險,類似車子的全險,不管是什麼因素,約15億元的保險理賠金應該今年可以拿到。 10402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