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竹編家蔡惠婷創作 年年有餘燈飾閃耀溫哥華
(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7日專電)農曆新年將屆,溫哥華市區亮起許多燈籠裝置藝術,其中由台灣竹編工藝師蔡惠婷創作「年年有餘--生命禮物」(The Gift of Box)燈飾昨晚正式點亮,成為溫哥華西端最美的夜景。
蔡惠婷編織25個竹圈吊在街道樹上,一隻隻可愛的魚兒穿梭在竹環間,象徵豐收分享,也蘊含遊子惦記家鄉的情感。
「魚」和「餘」同音,在新年時刻,華人家庭的餐桌上總有一條魚,代表「年年有餘」,意喻豐足富裕,新的一年有更多東西可以分享。
「魚」也是上天給加拿大的禮物,令其擁有豐富的漁產資源,尤其鮭魚是原住民的主食,也象徵豐富性和綿延不絕。
蔡惠婷對中央社表示,很高興竹編串起的「年年有餘」燈飾在溫哥華點亮,以此黏合台灣和加拿大的文化內涵。
她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次竹魚燈飾也傳遞著家鄉與海外遊子們的關係。「看到小鮭魚游著,想到牠們洄游的特性,無論曾經游得多遠,最終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身形嬌小的蔡惠婷,臉上總帶著羞澀感,很難想像她竟能耐住在田野間砍竹、扛竹的苦力;當她專注竹編創作時,又有著令人敬仰的自信感。
台南在地長大的她,因緣際會認識竹藝大師張永旺,開啟探索竹子的生涯。後來又研究三大竹藝師莫永崇、盧靖枝、翁明輝技藝,也透過田野調查,將過去在客廳裡從事竹編婦女們的經歷化做自己養分。
她說,竹子是台南上百年文化的重要載體,從養殖漁業的魚籠、陣頭的盾,到慶典的龍首,竹子應用於台南各地各族各行各業。每一個竹器、竹工藝品都有一段故事,她將古老的竹藝轉化為現代生活用品,每件作品都優雅地捕捉工藝大師與材料之間的化學反應。
蔡惠婷表示:「我的品牌--竹曰(Bamboo Says),就是讓竹子自己說話。」
蔡惠婷是受邀參與溫哥華「農曆新年節慶」(Lunar Festival)的藝術家之一,這次她還將在溫哥華培養一群有興趣學習竹編的朋友,計畫為明年溫哥華農曆新年節慶創作大型竹燈籠。(編輯:陳惠珍)11302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