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普拉斯S2E37】跨越時空的感動 林懷民代表作《薪傳》的使命與盼望
‧主持人:邱祖胤/中央社主任記者
‧與談人: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
主題:林懷民與其作品《薪傳》
2023年,是雲門舞集創立50週年。其代表作品《薪傳》,睽違20年,由年輕一輩的舞者重現經典。
《薪傳》是首齣以台灣歷史為題材的劇場作品,舞者化身先民,演出「柴船渡烏水,唐山過臺灣」的艱困歷程,從渡海、拓荒、生離死別到播種收穫的冒險故事。1978年12月16日首次演出,正巧碰上美國宣布將與中華民國斷交。那年的嘉義體育館,湧入了6000多名的觀眾。90分鐘的演出,現場群情激昂,最終在汗水、淚水和掌聲的交織下落幕。那年的雲門,只有5歲,見證了歷史的轉捩點,卻也撫慰了台灣人民的心。
這場感動人心的舞作,始於新店溪畔的磨練。當年,林懷民與雲門舞者透過搬石頭體驗開台先民勞動的體態。正如林懷民所說的,「稻田的工作,從插秧除草到收割,一直都是蹲著,而且屈背」。蹲姿,是亞洲東方農民的特色,也是雲門的舞蹈語彙。
《薪傳》以及其中的「渡海」「拓荒」「節慶」等舞段,在台灣與世界各大城演出數百場,卻被形容為「殘酷」的舞蹈、甚至有人說「是跳得會殺人的舞」。因為從拓荒到插秧,都需要大幅度的動作,沒有完整的劇本,《薪傳》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集結而成。舞作搭配一聲聲的「思想起」,那是民謠歌手陳達的嗓音,訴盡了先民生存的艱困與辛酸,令人動容。
轉眼間,《薪傳》距離首演已過了45年。這部感動人心的舞蹈作品,還被賦予了一個重要的使命,它保存了陳達的聲音。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不論是台灣人、或是不懂台灣歷史的外國人,依舊在看完表演後熱淚盈眶、高聲喝采。《薪傳》說的不僅是台灣的故事,而是各民族集體的記憶,人類共同的經驗。其精神與感染力,突破了語言與文化的隔閡,也未曾因為時間而褪去。而《薪傳》的主題,也乘載著眾人的期盼─那正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
剪輯:蔡明珊|文字:鄭惠文
開場音樂演奏:邱景珩
立即收聽:
▶【Firstory】
▶【Apple Podcast】
▶【KKBOX】
▶【Spotify】
▶【Google】
▶更多【中央社好POD】精彩內容
▶相關報導之一:https://reurl.cc/9Vq9kO
▶相關報導之二:https://reurl.cc/8qRVxj
▶相關報導之三:https://reurl.cc/Y8boAa
▶「文化普拉斯」圈粉:facebook.com/poserordady
▶意見信箱:cnaonpodcast@gmail.com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