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門交朋友 許慈茵陳玟臻ISPA年會初體驗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2日專電)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SPA)年度大會在紐約舉行期間,首屆ISPA台灣夥伴計畫入選者許慈茵、陳玟臻積極拓展人脈,提升自信之餘,也讓台灣觀點被國際表演藝術圈看見。
ISPA年會10日至12日登場,本屆主題為「當務之急」(Ugency of Now)。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後時期,各國表演藝術人士期盼揮別過去,討論擴大少數族裔與身障者聲音等議題,獨立藝術經理人許慈茵、「小島大歌」共同創辦人陳玟臻首次與會。
許慈茵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各國夥伴相互認識、交流,不帶任何目的,光是產生連結就舉足輕重。
她表示,ISPA重視表演藝術圈如何邁向下個世代,但美國及歐洲、亞洲國家的新世代各有不同觀點。交流時提出台灣觀點,讓台灣藝術家或團隊在ISPA年會中更有存在感,是她與陳玟臻入選3年期夥伴計畫後可著力的事。
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促成下,ISPA夥伴計畫首度有台灣代表參與。經徵選,許慈茵、陳玟臻從全台20名優秀表演藝術行政人員中脫穎而出,今年起連3年參加ISPA每年年初在紐約舉辦的年度大會,建立深厚國際人脈,協助台灣表演藝術接軌國際。
兩人去年11月底初次見面,一拍即合,與會期間互通有無、事半功倍。陳玟臻說:「如果今天只有我一個人來參加,中間的火花會少很多。」
陳玟臻此行順道為新製作接洽國際表演場館。她坦言,「小島大歌」成立初期與共同創辦的丈夫一起接洽時,常被誤認為是助理。這次以ISPA夥伴身分單獨與會,她更有自信,與國外場館代表見面時覺得自己可以獨當一面提案、談合作。
她說:「人跟人建立關係,不是你來一次就會發生,需要一直不斷經營。很謝謝這個夥伴計畫給予3年時間,讓我們可以有階段性任務,每年都有新的規畫與面向。」
許慈茵曾任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舞團經理6年,如今為獨立經理人。她期許首年與會認識其他夥伴;第2年帶著目的,和夥伴分享一年間發展情形、未來可能有哪方面合作;第3年實際推動專案前進。在她眼中,3年夥伴計畫進程不會太倉促。
ISPA成立於1948年,是表演藝術高階管理人員的全球性協會,會員超過400人,遍布185個國際主要城市和地區,擁有龐大人才網絡。本屆ISPA年會共有來自29個國家或地區的60名夥伴參與,其中約2/3是首次與會。
紐文中心主任張惠君受訪時說,台灣過去常提供資源給已談好要出國演出的藝術家或團隊,現在則要將資源投入真正在這行從事國際交流與行政的年輕一輩,讓他們能成為業界重要人士,「如果沒有這個人去打開門、交朋友的話,要怎麼把台灣的人帶出來?」
除參與ISPA夥伴計畫外,雲門舞集行政總監洪凱西獲邀在大會「新作提案」單元介紹作品,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由營運副總監黃國威率隊參加,與紐文中心一同設置攤位,向逾500名各國表演藝術專業人士介紹台灣團隊及劇場。
新作提案中,雲門舞集帶著藝術總監鄭宗龍與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攜手的新作「波」,和其他9組團隊爭取明年國際邀演機會。
COVID-19大流行初期,眾多藝術活動改到線上進行,經過近3年,本屆ISPA年會全面恢復實體舉辦。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演出經理莊婷琪說,線上交流有疏離感,面對面溝通則要在短時間內想辦法吸引人;雲門不只有舞團,也經營劇場,希望透過交流讓台灣被別人看見,同時邀請其他國家團隊到台灣演出。(編輯:高照芬)11201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