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吳芳銘對談農業翻轉 用感動力行銷農產品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4日電)作家劉克襄與雲林縣農業處長吳芳銘今天在台北誠品書店信義店舉行講座,以「小而強的農業,大而廣的文化」為題對談,尋找更多行銷台灣農產品的可能性。
劉克襄在會中特別強調,故事行銷是推廣農業的最佳方式,應該思考幫優質的農產品說好故事,讓更多民眾產生感動,進而認同這項產品,同時也認識這片土地。
吳芳銘則提出「每個縣市都要有自己的風味餐」概念,表示雲林農業不斷嘗試透過跨界的方式創造更多可能性,就是希望凸顯自已的獨特風味。
活動現場同步進行網路直播,吸引線上超過500多名民眾參與,講座一開始以日本知名漫畫家弘兼憲史的著作「島耕作農業論」破題,兩位專家各自分析台、日兩地農業發展的異同,嘗試為台灣農業提出願景。
劉克襄特別點出台灣農業多樣性的特色,光是蘿蔔,由南到北就有各自不同的品種,跟日本溫帶農作物的特性有很大的不同,如採用大面積整合經營管理,就有可能犧牲掉小而美的特性;此外,地景也是農業資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希望到一地進行農業旅遊時,不是只有看到一種景觀,而是能看到更多樣貌。
劉克襄指出,「島耕作農業論」一書提到鮪魚及清酒等傳統農產品,透過多元創意產生新的契機,如「獺祭」清酒與法國料理的結合,把清酒帶到完全不同的境界,他認為這些例子可以為小型農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啟發。
吳芳銘則以近年雲林農業行銷的經驗,分享如何為農產品創造最大品牌價值,如雲林縣就曾舉辦滷肉飯節,並輔導業者開發調理包,後來進一步考量到民眾食用的方便性,發展小包裝產品,最後更拓展與泡麵結合的商品。
此外,在蒜頭產品方面,則嘗試與「卡滋爆米花」結合,吳芳銘表示,「因為雲林的蒜頭產量太大,容易出現供需失衡的情況,如果能與各種產品結合,把特殊性做出來,就有可能解決問題」。
吳芳銘說:「我們一直將產品朝產業的方向來思考,同時以永續經營的方式來發展,讓雲林的農業產業化、多元性,創造更多加值的可能,有加值,才有可能產生價值,才能產生好的價格。」(編輯:張雅淨)11101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