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潮間帶景觀與人情 張薈茗獲時報文學獎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1日電)第42屆時報文學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睽違13年再度復辦的「報導文學」項目,首獎由張薈茗以關懷潮間帶景觀與人情的「溫柔靠岸」獲得。
張薈茗長期以影像及文字關注偏鄉海洋及弱勢議題,曾獲磺溪文學獎、磺溪美展等獎項肯定,她上台致詞時表示,海洋不會讓她的子女「枵飢失頓」(指餓肚子、沒飯吃),只要人們願意,都可以「溫柔靠岸」。
得獎文章描述彰化大城、芳苑一帶的老者,每天固定到海邊「上班」,撈取潮間帶生物維生,疫情來襲,外地失業的子弟也回鄉加入這個行列,作者形容這樣的情景猶如「海上拾穗」,「只要護好海洋,這一畝海將世代滋養鄉民」。
張薈茗也特別感謝已故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在報紙上開闢「現實的邊緣」報導文學專區,鼓勵作家勇於為社會底層邊緣人發聲,知名作家紛紛投入寫作,她自己從中獲得許多啟發。
張薈茗說:「本土化就是國際化,大城海域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但它不是政客、財團眼中的不毛之地,豐富的生態系是經過千百年累積形成的大自然奇景,是海鄉子女外出打拚時最強而有力的靠山」。
張薈茗說:「當疫情肆虐時,海鄉的子女又回到海岸,如同回到母親的懷抱,海洋不會讓她的子女「枵飢失頓」(指餓肚子、沒飯吃),只要子女願意,都可以『溫柔靠岸』」。
時報文學獎1978年開辦時,除了有小說、新詩等類別,更獨創「報導文學」獎項,引領話題,中間斷續辦了幾次,可惜於2008年後停止此項作品徵件,睽違多年又恢復舉辦,讓許多報導文學愛好者感到欣慰。
報導文學組除了張薈茗「溫柔靠岸」獲首獎之外,二獎由郭昱沂「心好小姐的音樂田野」獲得;佳作2名包括眭澔平「來去龍發堂」、邱曉玲「曠野的聲音—台灣『客語聖經』開路者」。(編輯:張芷瑄)11012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