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一顆台灣的音符 李哲藝跨域演出20年心得分享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8日電)集豎琴演奏、作曲與創業家等斜槓身分,20年來李哲藝跨領域的觸角與實務經驗,打造表藝新創意,他將這些過程出版成書「種一顆台灣的音符」,分享跨域演出20年心得。
李哲藝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跨領域創作已經是全球不可逆的趨勢,新書「種一顆台灣的音符:李哲藝的音樂冒險與藝想跨界」分享過程遇到的挫折與解決之道,「只要挫折的經驗夠多,下次的作品一定會更好,出書也希望鼓勵年輕世代,不要怕挫折」。
五年級生李哲藝出身豎琴家庭,父親李武男創辦了台灣首家豎琴工廠,也是台灣第一位會彈、會教、會編曲還會製作的豎琴家。李哲藝從小耳濡目染,跟著父親從小提琴、豎琴學起,現在不僅是豎琴演奏,作曲、編曲、為戲劇及電視電影配樂已經難不倒他,創作累積至今超過1500首,編曲作品超過4500首。近年也成立「灣聲樂團」,用台灣元素讓樂迷親近古典音樂。
李哲藝表示,因為大環境進步太慢、保守、沒有活水, 如果再依照以前方式做事情,如果自己或是現在的年輕世代不改變,很快就會被淘汰,「我很幸運,這20年做了音樂劇、戲曲、舞蹈到流行樂,都是很不一樣的製作,我從做中學,找到跨領域合作可以順暢的方法」。
李哲藝觀察,跨領域合作首重「溝通」。舉例來說,劇團跟交響樂團對於「時間」的定義大不同,「對樂團來說,準時排練準時結束是基本規則;但對劇團來說,排練時間可長可短,比較有彈性,這兩者要合作,得拉近彼此的時間感」。
「先打預防針,預先為雙方想好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一起工作就不會不開心」。李哲藝舉例,舞者練習都是放錄音,一百次可以跳得一樣,但是到了跟樂團排練,「跟你保證,樂團每次演出絕對不會一樣,舞者要如何與樂團搭配,找到一致的速度,這也得靠多溝通,不能站在本位看事情」。
李哲藝說,像與流行歌手合作,因為歌手對於樂團的習慣不瞭解,事前就是做功課,「我盡量會先安排一個時間讓流行歌手、鋼琴跟指揮先一起排練,確認彼此的速度跟音量,就像排練歌劇一樣」。
李哲藝觀察,未來10年的表藝會往兩極發展,一是單一演出形式如柏林愛樂,已經發展出柏林愛樂廳等成熟又深具品質的網路聆賞機制,打開網路就可以聽見世界上最好的交響樂團演奏,想超越短期不太可能,「也就是說,在頂尖之下的交響樂團生存空間,就會變得有限」。
二是透過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聚合撞擊,產生不可取代的跨界表現,大開觀眾眼界,李哲藝認為這才有生存的可能性,「如何在世界古典音樂有台灣,灣聲樂團就是我的答案」。
李哲藝表示,古典音樂必須跟社會有更緊密的互動,反映當代台灣,「一旦古典樂跟台灣文化產生關係,這就不是柏林愛樂可以取代的聆賞經驗,這也正是我與灣聲樂團想要堅守的台灣價值」。(編輯:方沛清)11011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