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劇團「被遺忘的」 超現實風格訴說礦業辛酸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4日電)籌備3年,河床劇團首登國家劇院之作「被遺忘的」以台灣礦坑災變為創作基底,用詩意的超現實風格,讓當年隱沒在地底的礦工勞動的身影、情境與心境重現天日。
導演郭文泰今天在彩排記者會上表示,他在劇中提出礦業剝削勞工與破壞環境的殘酷性,但要如何將這些階級差異的暴行傳達給觀眾,讓觀眾有空間找到自己的感受,「這是這齣戲最大的挑戰。」
「被遺忘的」沒有語言或文本,像是一幅幅流動的畫,結合影像、舞蹈、音樂、身體藝術、裝置以及雕塑等多元型態,從煤礦的相關素材意象為創作起點,如安全帽、礦車軌道、採礦台車、煤塊、礦鎬跟煤塵等畫面,讓觀眾找到自己的答案。
郭文泰說,在生活中努力工作的每一個人,不論是在電腦前,還是在生產線上,為了所愛的人犧牲的身影,「不只是勞力密度極高的勞工專屬的標記,而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身體記憶。」
為了製作這部作品,河床劇團走進礦區坑道作田野調查採集,聽著老礦工們述說在地下400公尺如何工作,在比肩膀還窄的狹小煤層帶裡如何移動,高溫攝氏40度的工作環境中,用奇異的身體姿態採礦,為了養家餬口做出犧牲,促成了台灣工業發展。
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今天在現場觀看彩排片段之後,哽咽表示看到岩石掉落的時候,「我的眼淚就跟著掉下來了,演出呈現就是我們工作的真實情形,而且我們在礦坑工作根本沒有地方躲,好幾幕的感觸都非常深刻。」
郭文泰在台灣創立河床劇團超過20年,作品挑戰觀眾的體感經驗,讓觀看者從接收畫面時的震撼到走出劇場,仍會思考餘韻。近年更嘗試具有實驗性也同時開啟討論熱度的演出型態,包括之前「開房間」計畫就以「一人觀賞的沉浸親密體驗」成為話題之作,獲選為第10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年度10大作品之一。
「被遺忘的」這次邀請到美國偶戲藝術家托莉.班德(Torry Bend)、金獎音樂製作人柯智豪、影像藝術家蘇匯宇、燈光設計王天宏與編舞家田孝慈等一起合作,還加上17名來自舞蹈、聲樂、戲劇與馬戲等不同背景的表演者,一起訴說這段逐漸被遺忘的礦工故事。
河床劇團「被遺忘的」將於11月6日到7日演出,地點在台北國家戲劇院。6日晚場結束之後將有演後跨界座談。(編輯:陳政偉)11011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