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記錄台灣戰俘營血淚史 何麥克:永不遺忘自由可貴

2021/1/9 22:50(1/10 06: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台北9日電)常居台灣32年的加拿大人何麥克近日推出新書「永不遺忘」,彙整他24年來對台灣境內二戰盟軍戰俘營歷史研究成果。他說,永不遺忘前人苦難,各世代人們才會了解,為了爭取、贏回自由,可能必須付出多大代價。

何麥克(Michael Hurst)是「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Taiwan POW Camps Memorial Society, TPCMS)創辦人及會長,長年熱衷軍事史研究,與英國、美國、澳洲等地研究者有許多交流;他也是二戰盟國每年11月11日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在台舉行紀念活動,以及前戰俘及其家屬在台舉辦歷史巡禮的靈魂人物。

何麥克以近4年時間寫作「永不遺忘」(Never Forgotten),內容涵蓋與800多名前戰俘及其家屬的訪談,以及各類第一手資料、解密檔案、照片、文獻。今天在台北光點舉行簽書會。

1942年8月至1945年9月,有超過4300名盟軍戰俘在日治台灣境內已知的16個戰俘營遭奴役,其中包括日軍自新加坡、菲律賓等地轉運至台灣者。根據研究,盟軍戰俘在遠東戰區的死亡率(可達4成)、遠較在歐洲戰區高(不到5%),而金瓜石戰俘營可謂其中條件最惡劣者。

在何麥克及TPCMS推動下,全台目前已有超過10個盟軍戰俘紀念建物。何麥克告訴記者,他期待一圓建立紀念館的夢想,以保存、展示相關珍貴歷史文物,也考慮推出「永不遺忘」中文版。

何麥克在簽書會上說,光是立碑紀念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讓歷史說話」。他提到,多數戰俘返鄉後避談個人經歷,當時的英國及美國政府更要求戰俘對相關不光彩歷史保持沉默;而就算戰俘試著與家人分享,各種殘酷情節也讓家人難以置信與理解,可傾訴對象幾乎只有昔日同袍及研究人員。

何麥克說,當二戰戰俘故事於1995年終戰50週年獲各國媒體高度關注,台灣戰俘營逐漸浮上檯面,首先受矚目的就是金瓜石營區,紀念碑隨後在1997年落成。

他指出,1995年以前,關於遠東戰俘營的國際重要著作中,提及台灣或台灣人的次數少到可以忽略,「永不遺忘」可謂第一本對台灣戰俘營深入研究的專書。

不過,何麥克感嘆,過去幾年,不少前戰俘總是催促他儘快完成著作,他們想在過世前拜讀,無奈目前僅5名曾待過台灣戰俘營的老兵仍在世,年紀多超過90歲;因此「永不遺忘」可能會是最後一本、包含最新第一手訪談資料的台灣戰俘營專書。

今天的簽書會聽眾中,有一名1988年退役的前「黑貓中隊」隊員蔡盛雄。他受訪時說,台灣社會有必要以更寬廣角度理解國際事務、了解各種觀點,盟軍戰俘營的歷史值得民眾多加認識。

「黑貓中隊」是空軍第35偵察中隊別稱,1960至1970年代冷戰期間,協助美國執行深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的夜間偵照及電子偵察任務。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此外,台灣人在日本帝國建立的戰俘營擔任守衛、管理員等職,其中不乏「基於職責」對戰俘施暴者。不過,何麥克提到,一些在營區工作的台灣人曾私下幫助戰俘、或消極反抗日方指示。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表芮喬丹(Jordan Reeves)今天致詞表示,何麥克的研究及著作體現他對台灣的熱情、對軍人的崇敬,以及對世界和平的期盼。(編輯:林克倫、趙蔚蘭)11001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