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國藝音樂類得主陳中申 笛音揚名台灣第一
象徵藝文界由國家頒贈的最高榮譽-「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將在10月30日舉行。中央社專訪了王秋華(建築)、柯金源(電影)、陳中申(音樂)、古名伸(舞蹈)4位得主,將他們的藝術之路與讀者們分享。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9日電)古人稱吹笛為「品笛」,台灣則直接將動詞變成名詞,把笛子叫做「品仔」,能把「品仔」從台灣吹到世界,今年國家文藝獎音樂類得主陳中申是第一人。
小小一支「品仔」,伴著陳中申闖蕩選秀節目「五燈獎」五度五關,更以作曲家馬水龍的「梆笛協奏曲」受邀於歐美亞洲演出。多年來,陳中申不但持續創新演奏技法,也親自為樂器寫曲。傳統、本土與當代元素相互融合,演奏、作曲、指揮、教學,甚至樂器改良,無役不與,對於台灣吹管樂器深具貢獻。
陳中申從小就常被父親帶去廟口看戲,皮影戲、布袋戲到歌仔戲都看,戲散了陳中申還坐著不忍離去,一次去八卦山遊玩,買了生平第一支笛子自學,入手快,從此就與傳統藝術表演相伴。
「我父親是作灶的,但是酗酒,我也不明白5個小孩,他總牽著我去看戲。」陳中申說,父親沒多久就中風,躺了多年過世,家中生計都是母親帶著工人作灶,非常窮困。陳中申數理極佳,但母親希望他念師專,出來有份穩定工作,他也遵循母親教誨,考上當時省立台中師範專科學校。
當時的師範體系畢業之後通過實習,一定可以做老師,就像捧了金飯碗,陳中申開始瘋狂玩社團。他不但是國樂社的台柱,還創立了管弦樂社,沒有適合演出的音樂,陳中申就自己寫,「窮苦人家孩子,要會自己找出路,而且要找最好的。」
陳中申說,音樂旅程一路走來,沒有當成母親心目中的老師,卻進了台北市立國樂團工作,從首席一直做到指揮,後來轉赴南藝大任教,2011年他55歲退休,繼續兼課至今。「早點退休可以空位子出來,年輕人有機會,我也可以繼續做我喜歡的事。」
陳中申說,自己如果有一點成就,「是因為知道有一條線,一定要想辦法一直超越。」他很小就認識作曲家賴德和,「以前看到拉小提琴的都看五線譜,我們看簡譜,覺得很丟臉,是他教會我民族音樂演奏也可以很有自信,不會矮西樂一截。」
自學笛子雖然表現出色,但陳中申總是認為科班基礎不夠,他就找當時最好的長笛家,也是後來的指揮陳澄雄指點,「他教我西樂的思考,東西如何互相融會貫通。」後來陳中申想要創作,就去拜作曲名家馬水龍為師,「馬老師說雖然音樂無國界,但創作要接地氣,為台灣土地發聲,才能生根。」另外,陳中申為了學指揮,還去找了徐頌仁教授,希望能體會指揮的真諦,「許多老師的提攜,才有今天的我。」
用笛子創出一片天, 陳中申開始轉向簫的研究,陳中申說,簫的音色充滿內心戲,音色沒有笛子嘹亮,技巧也不夠花俏,但要演出深沉的內心戲,簫要比笛更能感人肺腑。
陳中申說,10多年前,有一次國樂前輩陳裕剛想提名他競逐國家文藝獎,「我婉謝了,理由很簡單,當時我有好多想法,包括對笛蕭的改良研發,包括對於樂曲的創作甚至教學,等我做得更好,那一天總會到來。」
如今,傳藝金曲獎獲獎不斷,手握國家文藝獎的這一天也終於到來,陳中申的想法卻是變了,「我與一群笛與簫的夥伴們創立了台灣笛簫協會,除了在北中南東舉行音樂會之外,也希望可以提升笛簫的推廣。」
陳中申說,台灣不但在笛簫樂曲創作上非常多元,更重要的是製作非常先進,帶動了創作與演出,「台灣有一群懂物理的笛簫樂器製作者,他們透過物理理論跟手工藝,提升了表現的可能性,一隻簫的售價可以是中國製作的3到5倍,音色漂亮、音量大、穿透力強,這是台灣的驕傲。」(編輯:屈享平)10910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