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百年通訊演變 創造不同時代記憶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日電)科技快速發展帶來通訊上的便利,但在沒有通訊器材的年代,台灣在清代時得靠平埔族青年以雙腿來「跑文」傳輸,「你說,我收到」通訊特展,記錄台灣百年來通訊演變。
迪化207博物館與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你說,我收到」通訊特展,呈現台灣百年來的通訊演變,包括最早的「飛鴿傳書」可從唐代說起;沒有生產馬匹的台灣在清代,靠著平埔族青年以雙腿來「跑文」;近代的郵政、電報、電話、B.B.CALL、大哥大到智慧型手機,這些變化影響許多人的生活,也創造跨越不同時代的通訊回憶。
展覽呈現中華電信以及民間收藏家的數百件珍貴展品,有飛鴿傳書、難得一見的清代海底電纜、日治時期摩斯密碼發報機、木箱手搖電話、1960年代色彩繽紛的「四號電話」、1980年代肩背式行動電話、1990年代手持行動電話等,更有難得一見的交換機及公共電話,豐富的展示與實品。
展場另有「尋找D先生-密室逃脫」遊戲,內容運用展場內的不同通訊代號,如摩斯密碼、旗幟訊息等作為解謎素材,並可藉此瞭解台灣百年來的通訊生活。
台灣史教授戴寶村表示,台灣早期稱電話為「地律風」從英文telephone翻譯而來,而在不同年代也有不一樣的電話用詞,撥電話、打電話、滑手機,透過用詞也可以了解到台灣電話的運用進展。
台灣電信收藏家簡義雄,早年服務於交通部電信局,他經常有機會派往國外研習電信科技,「外國人常說,清代最好的電信科技就是在台灣奠定基礎,台灣同時也是清代最進步的省分,不只農畜業的自給自足,經濟農作物的外銷,多麼不可或缺的通訊建設及工具都能在台灣看到。」
「你說,我收到」通訊特展今天起至2021年1月17日在迪化207博物館免費參觀,參加「尋找D先生—密室逃脫」遊戲,每人新台幣150元。(編輯:屈享平)10908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