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南科考古館開館 回望5千年前老祖先日常

2019/10/19 13:51(10/19 14: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南19日電)「不要只羨慕埃及考古,我們立足的土地,還有5000年的歷史故事等著大家發現。」南科考古館今天開館,文化部長鄭麗君邀國人前往認識文明變遷足跡,認識自己的歷史。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今天正式開館,文化部長鄭麗君、台南市長黃偉哲、故宮院長吳密察、中研院院士臧振華、史前館長王長華等都出席。

南科考古館佔地2.44公傾,地下1層、地上4層,外觀由建築師姚仁喜操刀,以「下探、回溯、交織」的概念設計,歷經10多年籌建,終於催生出一座足以完整訴說台灣5000年歷史故事的考古博物館。

鄭麗君今天表示,這是全世界唯一一座豎立在科學園區的考古館,具有象徵意義,代表台灣在望向未來、走向高科技的同時,也不忘先人足跡。

南科考古館蘊藏著5000年文明變遷歷史,鄭麗君也用「大牛、大鳥很稀罕」的口號,教民眾很快記住南科考古館出土的文化期相,包括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漢人文化,「認識我們的過去,才能認識自己,才能知道自己要往哪裡走。」

鄭麗君說,如同南科考古館的建築設計,用現代都市軸線,在展示動線上呈現時空交錯的趣味,姚仁喜的設計讓考古與當代社會連結,期許考古館不只是作為展示館,也要作為一個研究機構,廣泛與國內外社群連結,讓台灣古文明與世界古文明變遷連結。

黃偉哲感謝過去20年來專家學者的努力,台南作為古蹟之都,在科技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南科考古館做了最好的連結。

王長華表示,南科考古館的出土文物,讓台灣人看到台灣第一小米、台灣第一小狗、台灣第一人,帶給在地鄉親許多感動,而在地球6000多年歷史脈絡上,台灣在這塊土地下也蘊藏著5000年前的歷史密碼,藉由考古學者一一揭露。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南科考古館設有4個常設展廳,包括南科5000年、史前生活面面觀、科學的考古學、兒童廳,今天也同步展出「史前動物特展—動物交響曲」特展,藉由考古出土遺留,展示人與動物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

館內也設有全台首座「考古密室」,以開放性的庫房展示,讓民眾透過玻璃窗,一覽研究人員整飭文物的過程。南科考古館即日起正式開館,今、明2天免費開放參觀。(編輯:屈享平)10810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