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魯凱族鞦韆傳情表愛意 獲原住民傳統智慧專用權

2019/7/20 18:34(7/20 18: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0日電)過去男女授受不親,為延續族群生命,魯凱族祖先設計盪鞦韆遊戲,讓年輕男女有更多機會接觸,進而結婚生子。這個巧思獲原住民傳統智慧專用權。

7月,台東原住民100多場的歲時祭儀陸續登場,台東唯一的魯凱族部落,位於卑南鄉肯杜爾山下的達魯瑪克部落收穫祭這2天舉行,最大的特色是鞦韆文化,也是成年男女表達愛情的浪漫時刻。

前幾天,魯凱族青年到山上尋找巨大的刺竹砍回來部落後,由族人以傳統的手法來搭建鞦韆,高度超過18公尺,是目前國內各原住民族群豐年祭典中最大型的鞦韆。

這2天魯凱族女孩穿著亮眼的傳統服飾、配戴華麗飾品,每位都是焦點,因為這是屬於她們浪漫時刻,即將要向族人宣告她談戀愛了。未婚的少女配戴百合花,百合花潔白的花瓣散發出淡淡的幽香在魯凱族的社會裡,是高貴、貞潔的象徵,不是百合花盛開的季節則利用白色布片剪裁花瓣的形。

昨天開幕儀式後,盪鞦韆活動開始,盛裝的青年男女載歌載舞,未婚女孩輪流盪鞦韆,女孩站上鞦韆的藤索腳踏後,自己將雙膝綁住固定,2名壯碩年輕人隨即在2側拉藤索使鞦韆擺盪,越盪越高,最後青年將女孩抱下,交給場邊等待的女孩男友,公開2人的情愛。

主持人特別提醒男士抱女孩的姿勢,不能犯規,否則會受到長輩懲罰。男孩抱女孩時,要緊握拳頭,為了避免手指觸犯到女孩的身體,在未婚前,男女雙方不能有過度肌膚接觸,女孩則羞澀的遮掩臉龐。

昨天達魯瑪克收穫祭第一天,東興社區(達魯瑪克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文賓宣布「魯凱族達魯瑪克鞦韆Talraisi」,獲原住民委員會審查通過為原住民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

王文賓說,達魯瑪克的鞦韆獲智慧財產權,代表著文化的傳承,也代表生命的延續,未婚的少女才有資格上鞦韆,在鞦韆上擺盪時,全村的族人,尤其是未婚男青年就開始物色這位在盪鞦韆女孩,看中意了,就開始追求提親,提親成功後就成立家庭、結婚生子,延續生命。

負責魯凱族鞦韆田野調查、這次收穫祭文化總監周添來說,魯凱族傳統歌謠中有一段讚頌鞦韆的詞,代表著鞦韆是祖先傳承的文化,更可道出歷史悠久。

周添來說,鞦韆的演變依照傳統說法,原是頭目家族在大樹綁上藤編繩子,給小孩們遊戲用。後來魯凱族人遷移至卡巴里瓦時期,因庭院無大樹,但周邊有生長良好的刺竹林,架立後可做替代大樹,經過祖先長期研究如何架立固定,才有現在鞦韆雛型,傳統的鞦韆高不能低於18公尺。

周添來說,魯凱族祖先在小米祭儀禁忌結束後,為慰藉族人一年的辛勞,發展出共同慶豐收歡樂的活動。未婚男女難得一年當中有此機會見面,但苦無肌膚接觸機會。

祖先看到了,為著族群生命的延續長久之計,給年輕人更多接觸機會,頭目家族於是將鞦韆遊戲和族人分享,且思設計符合男女可肢體接觸且被規範的鞦韆禮儀,讓彼此愛慕的男女有第一次的肌膚接觸,進而成立家庭生孩子,傳承族群生命。(編輯:黃世雅)10807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