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走在自然的路上 靠近山林與自己對話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2日電)作家劉克襄以「早安,自然選修課」獲聯合報文學大獎,一直都在山林、鄉野路上的劉克襄受訪說,親近自然是他的生活價值,唯有親自走過、踏察過的山林,最靠近他內心的自己。
第6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出爐,散文家劉克襄以「早安,自然選修課」獲獎。接到聯合報文學大獎的通知時,劉克襄正在台南後壁忙完一整天農事,暫時歇憩。當下聽到消息很震驚,連評論家楊照推薦參與聯合報文學大獎的訊息都不知道。
劉克襄從1980年代開始投身於自然生態的寫作,他相當敬佩日治時期後期的居台日籍人士鹿野忠雄,作為當時著名的博物學及人文學者,在20出頭的年紀就對台灣的自然生態做出重要貢獻。
30幾年的寫作生涯,劉克襄成為自然寫作的開拓者,他謙虛地說,探索自然、挖掘鄉土是自己的生活價值,他只是習慣用文學性的眼睛,來看關於自然生態對於生命的關懷。
劉克襄分享,像今天到公司上班前,先去仙跡岩爬山,在路上就看到一隻蛇橫死在路上,他想到可以寫篇文章討論人與蛇的關係,關於人類對於蛇類的恐懼,與互相共容的平衡。
楊照在推薦劉克襄作品時,就認為他的書寫一以貫之兩項「真誠」,包括親身走訪、抵達現場的實踐力,以及屏除華麗、節制收斂所產生素樸感染力的文字。
汲汲於鹿野忠雄那樣的實踐家精神,劉克襄透過親自參與,拓寬自然書寫的可能性,打開更多關於生態寫作的領域。
如同劉克襄在中部組一支「石虎進香團」,利用週末在苗栗淺山一帶走路,他除了已經帶不同人走過近10次,自己去過的次數更是超過,目前走過200多公里。
他說:「當自己用揣測石虎的思考去行進,才會知道石虎路殺的衝擊與震撼。」
觀察自然、親近土地,他自認是「傳統獵人的最後一代」,好像自己擁有弓箭一樣,與森林對話,唯有把最真實的自己投入環境中,在實際走過、看過大山大海與森林深處後,才能傳達最真實的自己,面對大自然的接觸。
劉克襄分享,當他用最不方便的方式旅行時,要用最簡樸的方式去感受現場,才會得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因為網路與科技的發達,許多資訊都唾手可得,劉克襄認為,這一代長期投身野外調查的人不多了,但他仍然執著於親自走過、探查過的過程。
劉克襄舉例,他與年輕朋友去爬山,遠遠看到一個山頭,正在討論要如何過去,年輕人可能會直接拿GPS出來比對,他則是眼睛觀察然後用過往經驗判斷,可能不遠處就有小徑可以到達,而後來證明他是對的,「這些都是經驗累積」。
對田野調查有打從心底的興趣,劉克襄解釋,光講「扁擔」,全台灣就有幾十種扁擔,為什麼深坑跟貢寮使用的扁擔就不同;將來扁擔成為博物館陳列的物件,有誰能探討其中的人文意義。
走過台灣許多偏遠角落,也都成為他書寫的主題,但什麼是偏遠?劉克襄說,這些角落只是比較少人關注的地方,可能一直都有居民,卻未被真正了解過。
創作路途不曾停止,回到城市的劉克襄說,環境是自己永遠關注的議題,蜜蜂變少的議題,海洋塑膠如何減少,甚或是生態永續的偌大命題,都等待他去思考與書寫。(編輯:唐聲揚)10807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