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宮計畫變更 華表廊道停辦新行政大樓改址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5日電)故宮院長吳密察今天說,原訂新故宮計畫在北院正館前廣場蓋華表廊道和入口空間意象,目前確定停辦;原訂在正館右側蓋新行政大樓,也將改到至善路南邊。計畫變更已報送行政院。
吳密察今年2月中接任故宮院長一職,他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上任後鮮少在媒體前曝光,也沒有舉辦就任記者會,最大原因在於他認為必須要先把新故宮計畫先前被各界質疑的問題搞清楚,了解後才能回答並解決問題。
近幾年故宮北院參觀人數逐年增加,現有展館空間已不敷使用,從前院長周功鑫時期提出「大故宮計畫」,後續又因民眾認為開發方式對環境衝擊過大,導致計畫延滯,2017年10月經評估後,決定終止大故宮計畫。
到了前院長林正儀時期,又再提出「新故宮計畫」,以北院整擴建為主,並在故宮南院興建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以及博物館群國際觀光網路系統建置計畫,行政院也在2017年12月核定「新故宮-故宮公共化帶動觀光產業發展中程計畫(107年至112年)」。
而在前院長陳其南任內,他提出幾項北院整擴建的計畫,當時也引發不少爭議,其中第一個爭議點在於北院要閉館整修。吳密察今天回應,他上任後先找建築專家、故宮員工開會並現勘,最後在專家的建議下,確定未來「北院整建期間不會閉館」。
吳密察表示,「以現代的技術,有辦法穿著西裝改西裝,用建築的行話,就是半半施工,不用閉館也能整修」。
至於整修場館時,會把展場文物移到圖書文獻大樓的2、3樓展出,並且把原先放置在圖書文獻大樓的書籍,搬到至善路南邊的舊建築。
第二個爭議則是北院整建期間,文物在院區內來回搬遷。吳密察表示,實際勘查結果,「文物幾乎可以不必移動。」目前庫房的管線、消防設施需要整修改善,但整修的範圍並不大,只需要讓文物在庫房內些微移動即可,不需要移到庫房外。
第三個爭議點則是在正館前方廣場上蓋「入口意象門廊」、「穿透性華表廊道」。吳密察表示,4月底召開公聽會後,為避免新建物對整體景觀造成衝擊,以及玻璃建築耗能的疑慮,這項計畫確定停辦,同時也將計畫變更減列,已在5月底報送行政院。
第四項爭議要在面對正館右後側新建「新行政大樓」。吳密察表示,民眾在公聽會提出疑慮,認為正館後側方為斜坡地,興建高樓會改變景觀,且地質靠近土石流潛勢區,有安全疑慮。
目前初步構想,新行政大樓考量移至善路南側藝文服務中心區,不過實際位置還要委託專業廠商評估水土保持、地質等問題。這項計畫變更也報送行政院。
吳密察表示,新故宮計畫2017年核定,原訂期程2018年1月1日開始執行,然而他是在今年2月中才上任,計畫已落後一年。
不過他還是期許這項計畫能如期在2023年完成,希望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已部分計畫可以開始動工,「我們一定要搶時間,已經落後一年,必須要搶回來」。(編輯:張芷瑄)10806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