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和建築特展 看見台灣建築師無畏精神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日電)陳仁和是台灣戰後南部重要建築師,設計作品多達百件,台博館推出「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展示陳仁和經典作品立體模型及建築圖說,展現他在建築道路上的軌跡。
國立台灣博物館、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與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推出「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透過台灣本土建築師陳仁和的生平經歷、經典作品立體模型及建築圖說等展示,呈現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在建築實踐道路上的奮鬥軌跡及創作精神。
陳仁和1922年出生於澎湖,後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就讀建築科,1951年在台灣成立「陳仁和建築師事務所」,展開長達38年的執業生涯,是台灣戰後第一代現代主義建築運動中,極少數的本土籍且具明顯地域性色彩的建築師,曾兩度獲得建築金鼎獎十大建築師殊榮。一直到1989年過世以前,始終在建築設計第一線實務持續奮鬥。
陳仁和1947年發表的「一個建築家的私見」,強調建築是一個完成人「動」與「靜」的盒子,「動」是生產活動,「靜」就是休息。
這次展出的陳仁和模型作品,涵蓋宗教、文教、住宅等各種公私性質不同尺度建築,包括以有限的設計圖說發展整套設計方案,顯現強大的設計與結構能力的屏東東港天主堂。
利用T形梁柱解決混凝土厚重的材料特性,創造出具有韻律感且輕盈的高雄市三信家商波浪大樓;採大跨矩不落柱,且兼具結構強度與形式優美的高雄市大同國小禮堂;由不同徑長的同心扇形清楚分割機能,空間分布虛中帶實的鳳山農會肉品市場等。
台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2006年起文化部委託台博館推動「二次戰後台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數位化計畫」,迄今已陸續徵集12萬筆以上建築相關文獻史料。
這次特展以陳仁和生命歷程的調查資料及陳仁和家屬捐贈的各式圖說資料為基礎,挑選12件重要案例製成模型,從設計作品的細節、圖說與模型交互說明等,展現陳仁和深厚的結構計算能力,並從中還原出更多時代資訊,藉此感謝陳仁和為台灣建築保留在地且極具特色的作品。
「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即日起於台博館本館展出至4月21日。(編輯:張芷瑄)10802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