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未必對立 法國思辨之夜以交流抵禦封閉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24日專電)法國「思辨之夜」體現法國人熱衷於辯論的文化,活動協調人波特-邦尼維爾說,在一個許多人只關注自我的時期,面對面討論、交流,是一種抵抗「自掃門前雪」的方式。
法國協會(Institut Francais)成立於2010年,由外交部及文化部監管,負責對外推廣法國文化,促進與不同文化的交流。
2016年1月,時任外交部長的法畢斯(Laurent Fabius)要法國協會在外交部策劃一場前所未有的「思辨之夜」(La Nuit des idees),辯論活動從傍晚6時進行到凌晨2時,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竟有4000人參加。
法國協會法語、書籍暨知識部門主任侯茲(Judith Roze)表示:「我們很訝異迴響如此熱烈,參與者很多是年輕人,他們湧來傾聽辯論、交換意見,既然這麼成功,我們就決定繼續下去,並向海外推廣。」
她在巴黎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要在國際上成立一項活動,3年時間很短,但「思辨之夜」於2017年起推向國際,幾乎立刻就獲得很多國家響應;數量上,參與的人固然很多,在「質」上也有很特殊的表現。
侯茲注意到,參加首屆「思辨之夜」的很多是18歲到20歲的年輕人,後來活動推向國際後,也發現各國都有類似現象,可以說「思辨之夜」以夜間、節慶、多元領域的形式,吸引了一些平時未必接觸校園辯論、卻渴望以互動模式參與思辨活動的年輕人。
「思辨之夜」每年主題不同,由法國協會訂定,既要找一個可適用於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軟性題目,又要能呈現一個廣泛的視野或整體的思維。
去年是法國六八學運50周年紀念,法國協會把學運主要口號「想像力奪權」訂為2018年「思辨之夜」主題,鼓勵大眾思考有關烏托邦及權力行使等議題。
在法國協會負責思想觀點與知識相關業務、同時也是「思辨之夜」活動協調人的波特-邦尼維爾(Mathieu Potte-Bonneville)說,今年主題訂為「面對當代」(Face au present),比去年更強調當下、更著重「現在正發生什麼」及「現在該關注什麼」。
此外,法語中的「面對」(faire face)有對抗、承擔問題之意,「我們想強調對當代政治社會議題的承諾及行動,並為此尋找解決方案」。
瀏覽在巴黎舉辦的各場辯論會,題目包羅萬象,例如農業生態領域的新媒體如何結合流行文化、藝術家如何以新穎方式詮釋當代、移民與歐洲待客之道等等,尤其多場辯論題目與氣候相關,分別從財源、公民行動、跨界結盟等不同角度探討同一議題。
看題材就知道,這些討論無一不在嘗試「面對」種種社會轉變,一晚的交流能帶來什麼結果可另議,重要的是直視人類當前處境。
波特-邦尼維爾指出:「我們正處於一個自我封閉的時期,雖然網路是全球性的,但各地都有一些只關心自家政治的現象,製造機會讓大家面對面討論,是一種抵抗『自掃門前雪』的方式。」
他把「思辨之夜」比擬為一場會面,不只是在特定日子邀大眾在愉悅的氣氛中思考,也創造機會讓法國各界人士到不同國家與當地人交流。
無遠弗屆的網路看似拉近人際距離,卻未必有助於彼此瞭解,社群網站上的言論有時引起爭議,有時過度激烈,波特-邦尼維爾說,「思辨之夜」的用意之一就是要告訴大眾「辯論不一定是彼此對壘」。
侯茲補充,「思辨之夜」是由法國推動,但並不是要強加法國的觀點於他人,而是邀請各國夥伴一起討論。
她強調,辯論的真義不是內行人之間彼此對話,而是大家一起討論各種攸關眾人的事務,這與一個人的社會資本或文化資本無關,有些人或許從沒踏進一所大學參加辯論,但「他們也有想說的話,有想理解的概念,有想傾聽的聲音,有想交換的意見」,這就是辯論。(編輯:林憬屏)10801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