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當癌症病人 顧德莎寫詩作畫出新書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10日電)「生命如繁花綻放,我拒絕成為病人」。6年中動了3次大手術的顧德莎,在生命最脆弱時寫詩、作畫,今天出版小說「驟雨之島」,她說:「文字,讓我找回重生的力量。」
顧德莎新書發表會,今天由嘉義市文化局長林青萍主持。她說,顧德莎高中時期,是活躍於嘉義高商校刊社的文藝青年;畢業後進入職場,見證台灣紡織業由盛轉衰的過程。
投入職場而停筆40多年的顧德莎,9年前因健康亮紅燈,在6年中動了3次大手術,還歷經化療的艱苦,但她卻用文字進行療癒。她說:「在生命最脆弱時,文學給了我最大的力量。」
顧德莎表示,抗癌這段期間,她每天寫詩、寫散文,「想用文字與死神周旋,寫詩抗癌」。因此,她在105年出版「時間密碼」詩集;106年獲第6屆「台中文學獎─母語歌詩類台語組」桂冠;今天出版小說「驟雨之島」。
顧德莎指出,民國100年她第一次開刀化療後,妹妹顧玉玲帶她學習油畫,不同於文字,讓她感受繪畫的形式更自由,更能隨心所欲,讓她全然沉浸在色彩和光影的變化中,忘記身體的不適,放下心中的恐懼。
她說,妹妹還鼓勵她,將從事紡織業的經驗寫成書,因此,她以短篇小說的形式寫成「驟雨之島」,描繪50年到80年代末期台灣紡織業急遽的興衰,「用以紀念逝去的年代,失去生命的那些人」,並獲得第15屆台北市文學獎年金類入圍。
顧德莎指出,選用「驟雨」做為新書意象,是深感台灣這個多雨的島國,夏秋季的驟雨可能是解除乾旱的即時雨,也可能暴雨成災。就像過度仰賴外銷訂單的經濟政策,可以帶給中小企業希望,也會讓他們一夕之間失去所有。
顧德莎表示,目睹了紡織業的興衰,讓她決定用筆草繪那場激烈的戰爭。她說,那些當年認識的、共事過的人,都在一場轉換賭局遊戲中,失去了生命或財產,希望這本書能安慰所有受傷的靈魂,「當然包括我自己」。(編輯:梁君棣)10705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