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智庫:中國重演產能過剩倒灌全球 恐升高貿易對抗

2024/3/28 08:11(3/28 08:3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山東省一家設備製造公司車間裡工人打磨作業。(中新社)
圖為山東省一家設備製造公司車間裡工人打磨作業。(中新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27日專電)中國製造業生產過剩對全球衝擊日益受到關注,榮鼎集團報告指出,2021年以來中國過剩現象擴及大量產業,已反映在出口暴增,為今年中國與歐美、G7乃至開發中國家的貿易對抗鋪好了路。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去年12月訪問北京期間,就提出中國生產過剩可能帶來衝擊,行前更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是否涉及政府不當補貼立案調查,顯示貿易緊張情勢正在加溫。

總部在紐約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26日發布報告,將中國近期一波生產過剩與前次比較。2014年至2016年間中國政府扶植產業造成的過剩,主要集中在晶片等「中國製造2025」策略相關的科技產業,但2020年後幾乎所有製造部門都過剩,包括不具戰略性的鋼鐵、家用冰箱和肥料等等。

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將資源花在支持製造業而非鼓勵家庭消費,使問題更難解決。中國消費市場低迷,過剩產品便湧向海外。例如2023年中國電動車出口量是2019年的7倍,太陽能板出口是2018年的5倍,擠壓歐美綠能產業的生存空間。

火上加油的是,中國一方面出口大增,另一方面過往仰賴進口的部門像是石化產品,也因本土產能增加且內需緊縮而大減進口,衝擊歐美相關石化出口企業。

榮鼎報告提醒,中國過去幾次將產能過剩輸出到國外都帶來貿易關係緊張,傷害自身企業獲利且增加債務負擔,這一次,中國挽救經濟下滑的策略仍以出口優先,將使中國與歐洲聯盟(EU)、美國在2024年走向危險的貿易對抗之路,提高貿易防衛案件的可能性。

報告強調,問題不只發生在歐盟和美國,2019到2023年間中國對七大工業國(G7)的貿易順差成長了1/3,而且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等開發中國家也開始不滿,若中國持續這種貿易不平衡狀態,恐將遭到已開發和開發中經濟體的激烈反擊。

與此同時,布魯塞爾歐洲暨全球經濟研究所(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西亞(Alicia García-Herrero)在27日專欄也不看好中共在兩會期間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經濟策略。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她指出,中共決定將重點放在強化製造而非刺激內需,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工作報告後香港恆生指數隨即下跌2%,反映外國投資者的失望。而且這個策略成功與否,完全仰賴中國以外的世界是否願意吸收它的過剩產出。

艾西亞認為,由於中國貨已主導許多市場,激起美國和他國採取保護主義措施,因此2024年中國經濟成長5%的目標很難達成;且就算今年達標,中國的政策將繼續帶來更多生產過剩,2025年還要全球吸收更多中國貨,這種成長模式不具可持續性。(編輯:陳慧萍)11303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