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緊張 中國德企之鄉外商未撤但觀望
(中央社台北3日電)在中國江蘇省太倉市聚集了400餘家德國專門企業,隨著歐洲對中國經貿「去風險」以及中國加強國安審查,當地德企的存在變得微妙,它們並未撤離,但部分採取觀望態度,不願增加新的投資。
據陸媒央廣網,太倉有「中國德企之鄉」之稱,德資企業總數已達453家,形成了汽車核心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等特色產業集群。
英國金融時報2日報導,儘管地緣政治的緊張情況惡化,但太倉德國中心總經理馬莉珂(Marieke Bossek)說,當地德企並沒有要離開,不過,有些公司的總部對於是否進一步增加在中國的投資猶豫,若是以中國為市場的公司,則維持在當地的生產。
太倉距離上海50公里,自1993年開始,歷經30年形成德企聚落。太倉歐商會主席張臻偉說,許多德商已經習慣當地小城鎮式的生活,但他也坦言,太倉的經濟在防疫封城後還未恢復,經濟成長緩慢,消費信心疲弱。
另一方面,太倉的德企大多與汽車工業有關,而歐盟執委會9月時才宣布,要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有些人擔心這可能會招致北京的報復。
此外,這些德企還面臨越來越強的中國本土企業競爭。工具機公司Chiron的科技主管里斯特(Willi Riester)說,15年前幾乎沒有來自中國本土的競爭,但現在情況不同。該公司在太倉的190名員工中,只有2人是德國人,由中國人組成的研發團隊在電動車領域已經取得比德國總部還要先進的發展。
不過,上海德國中心董事長夏建安(Christian Sommer)認為,儘管中國的競爭變強,但德國仍相當程度的維持住高競爭力,並且有能力在新的產業發展。
夏建安說,中國和西方國家在政治上的差異會持續,中國不會以西方人期待的方式開放,他並暗示外企要去適應這種差異。(編輯:張淑伶/周慧盈)11210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