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經濟施壓 學者以疫苗喻產業轉型必陣痛
(中央社記者沈朋達台北5日電)面對中國大規模暫停台灣食品和農產品進口,學者李淳以打疫苗比喻相關產業轉型必經的陣痛。他直言過去靠政治紅利銷陸獲利的時代已結束,政府要協助產業分散市場以抵禦風險。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今天舉辦「解析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亞洲行座談會」,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在會中做上述表示。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2日訪台後引起中國強烈不滿,不僅3日起在台灣周邊海域發動大規模海空軍事行動,日前也暫停大量台灣食品和農產品進口。
李淳對此以注射疫苗抵抗COVID-19,比喻產業抵禦中國經濟脅迫所做的調整。
他直言,過去因兩岸政治紅利,使銷陸農產品可高獲利的時代已經結束。以石斑魚為例,若要開拓歐美市場,則要將魚養得更大,以符合當地嗜吃魚排的需求,但延長的養殖週期也承擔更高的風險;而鳳梨若要外銷日本,也需調整為從下種起便做溯源紀錄的模式。
李淳說,這對業者必然是痛苦的過程,政府必須充分與產業溝通,降低和縮短痛苦程度,以免外溢為政治效應。而一旦分散市場、調整產業結構,就不再害怕中國的「經濟制裁」。
台灣和中國去年9月都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會中有媒體詢問,裴洛西訪台是否會對台灣加入的進程造成影響?
李淳對此表示,從東南亞國家對美國力推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態度即可知,多數國家都迴避在美中之間選邊站,這項態度也將反映在兩岸申入CPTPP的議題上。目前而言,台灣要加入的機率非常低,裴洛西訪台與否,並不構成影響。
對於裴洛西訪台期間提到,希望台美儘快簽署貿易協議。李淳認為,由於美國朝野目前並不支持和外國洽簽FTA,因此裴洛西所說的較可能是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外交部昨天也說,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6月啟動後,後續會議已在洽談中,相信未來幾個月就能看到一些台美經貿關係的具體成果。(編輯:陳沛冰)11108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