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清零方針徒剩政治意義 中國轉向開放仍有3關卡

2022/4/12 12:4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國對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採清零總方針。分析指出,面對高傳染力、低致死率的病毒變異株Omicron,清零手段徒剩政治意義;中國若要轉向開放仍有3大關卡待跨越。

這3大關卡包括高危族群疫苗覆蓋率、傳染病防治法認定鬆綁、清零指標調整等3大關卡。

COVID-19疫情3月起陸續在中國各地爆發。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通報,11日增加本土染疫案例2萬4546例(確診案例1251例、無症狀感染者2萬3295例)。這波感染以無症狀感染者居多,中國仍維持清零方針,衍生醫療亂象、物資匱乏等多個問題。

上海市過往以「精準防疫」被譽為防疫模範生,也在這波疫情採用嚴苛防疫手段,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清零手段過去一段時間顯示有效,這也在中國國內獲得許多民族主義者的簇擁和讚賞,官媒藉此大力宣傳清零政策成功和中共制度優越性;但是現在仍用封城等手段對付Omicron,這是用老辦法因應新問題。

上海浦東新區被封控管理兩週多,其中一位居民接受BBC訪問時表示,這樣做毫無科學根據和意義(指清零政策下的封控管理),唯一的意義就是政治意義,這是一個政治運動,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滿足領導的政治意圖,因為中國的清零政策不能失敗,所以就一條路走到黑,不管老百姓死活和經濟代價有多大。

牛津大學傳染病學教授陳錚鳴接受BBC訪問時指出,中國開放的條件逐漸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仍涉及多方面考量,包括高危族群疫苗覆蓋率、法規鬆綁、清零指標調整等3大關卡。

他說,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3月資料,約有5200萬60歲以上老年人未完成COVID-19疫苗完整接種(兩劑疫苗)。這跟香港第5波疫情處境類似,高危族群疫苗完整接種覆蓋率待加強。

陳錚鳴提到,未來需要將COVID-19降為乙類管理,從政策層面改變,降到乙類以後,(可能)就不會出現抓人場景等強硬措施。一定要有法律依據,否則基層就無所適從。另外,清零指標必須調整,「清零感染」和「清零死亡重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2020年1月,中國衛健委公告COVID-19採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納入法定傳染病管理,各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其他政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可以依法對病人採取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等系列防控措施。

陳錚鳴坦言,中國若要走向開放,過程會非常漫長,因為觀念的改變,這個難度最大,尤其這幾年中國都採取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措施,也有成效,一下子要改變防疫策略,恐怕很難。(編輯:李雅雯/曹宇帆)11104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