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教師談疫情衝擊 社會太注重正能量非好事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6日電)中國的小學已開學一週,歷經一整學期的網課後,再度回復實體課堂教學。一名武漢小學教師回顧,疫情對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衝擊,並認為中國社會太注重「正能量」並非好事。
今年34歲的阿坤是湖北人,擔任小學數學老師已經6年。1月23日武漢封城前一週,他和幾個朋友去歐洲國家旅行,看著國內武漢肺炎疫情每天加劇,在各種擔憂下,終於排除萬難在2月8日回到武漢,也趕上了10日的網上開學。
阿坤告訴中央社記者:「從來沒有哪個時期像現在,從黑板就直接變成網路教室,湖北所有市縣的學校都如此,作為小學老師,從來沒想過會這樣。」
阿坤當時深受疫情初期種種不安、不確定感的震撼,也聽說了許多對湖北人的歧視情況,他認為:難道這場世紀疫情沒有比上學更重要嗎?在許多家長仍為失業、生活煩心之際,上網課是否太過「形式化」了?不過,他很快就調整了想法。
那段時間網路上出現許多「教老師如何上網課」的影片,阿坤的解釋是,大家都很有意識,在疫情新時代下的老師該做些什麼。
網課對老師的挑戰在於,要在沒有那麼能掌握學生學習狀況的情形下教學,要激發他們學習,也要了解家長的狀況。此外,也有些學童與爺爺、奶奶同住,或是人在鄉下不方便上網,老師會告訴家長可以先如何自學。
9月1日,新學期開始,大家重回課堂。阿坤說,和以往不同的是,前兩週重點回顧上學期的學習內容,並舉行測驗確保大家有跟上進度。
再次與同學相處,學生的表現都很興奮,但阿坤笑說,從微信群組的反應來看,家長可能更興奮,因為終於可以把孩子送來學校了。
疫情期間,阿坤對於人類如何面對災難有了更多思考。他讀了由英國記者撰寫、描述日本311海嘯造成小學生死亡的報導文學著作「巨浪下的小學」,也和當下自己的處境做對照。
他說,從孩童視角看災難的報導比較少見,就像引起爭議的「方方日記」一樣,不同的聲音讓他有更寬闊的關懷視野。
阿坤認為,中國是個太過強調「正能量」的社會,疫情下的許多負面消息都被壓制,但一個社會「除了『高大上』、真善美的視角之外,也很需要這種私人記憶」。
作為教育者,或僅僅是一個正常的個人,阿坤說自己必須去看到那些「被媒體、被強權掩蓋掉的東西,需要看到更真實的生活」。「巨浪下的小學」讓他看到,每一個犧牲的個體都需要真相,需要社會的關注。(編輯:周慧盈)10909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