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匪情到學術 政大東亞所見證台灣50年中國研究

2019/12/21 15:58(12/21 16: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繆宗翰台北21日電)台灣的「中國研究」從「匪情研究」走向「區域研究」,至今超過50年,近年更積極與國際接軌。學者吳玉山認為,這門學科的變化見證了台灣政治轉型,也讓台灣的洞見讓國際看見。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創辦於1968年,是在先總統蔣中正的要求下,與「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合作設立,目標在於培養反共思想鬥爭的人才,是台灣的中國研究起源與重鎮。

政大東亞所今天舉辦51週年所慶暨「從一所看一學科-政大東亞所與台灣的中國大陸研究」新書發表會,回顧台灣的中國研究起源與轉型。

中央研究院院士、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玉山在會上表示,台灣最早對中國大陸研究是基於情報、國安、國防需求,為了避免人才凋零,才漸漸從情報學變成學術。

他表示,政大東亞所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成立;「把台灣獨有的知識,以學術化的形式保有深度,並以學術形式將台灣洞見讓世界各國都能看到」。

吳玉山認為,政大東亞所過去與國安、情治單位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繫,但隨著台灣民主化轉型、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的改變,東亞所也隨之轉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東亞所走過半世紀,承擔的使命仍像以前一樣重要。

他並強調,從沒看過一個研究所與一個學科的關係這麼密切,一個學科又與國家的關係那麼緊密。

事實上,政大東亞所成立之初,許多教師甚至具有中共背景,例如曾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參加過1935年1月遵義會議的郭華倫等人。

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政大東亞所名譽教授邱坤玄則表示,最早一輩具有中共背景的人,或許可以將「對匪鬥爭」經驗傳承給下一代,但這種研究方法缺乏學術理論背景,最終會漸漸淡化。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他表示,以政大東亞所為例,在1980年代末,漸漸開始有國際學術背景的學者加入,納入學術理論體系的研究方式,讓中國研究從「一元走向多元」。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表示,經歷過超過50年的演進,台灣的中國研究現在正走向國際。政大國關中心發起的「當代中國研究國際聯盟」11月也完成跨越全球三大洲合作備忘錄簽署,集結美、加、澳、日與台灣的當代中國研究學術力量。(編輯:林克倫)10812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