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爭相引進諾貝爾獎得主 遭質疑效益何在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5日電)今年5月到8月,中國有5所大學聘請了9位諾貝爾獎得主。就在校方大力宣傳之際,有陸媒質疑,這些可能是重金聘來的「大師」,能發揮的效益有限。
山東大學、江蘇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海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自5月起,分別引進曾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化學獎、物理學獎的9名得主,就任「榮譽顧問」、「榮譽教授」、「名譽教授」、「兼職講席教授」等職。
其中,海南大學在8月22日一次就聘請了4位諾貝爾獎得主,擔任該校第一屆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像諾貝爾獎這樣的國際頂尖學術獎項,已成為中國大學自我標榜及吸引學生的利器。過去也曾有不少台生表示,中國名校有資源可以請到國際大師前來演講、授課,頗具吸引力。
不過,中國科學報今天刊文,對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熱」提出質疑。
報導引述反對者的看法,認為近年來諾貝爾獎常頒發給數十年前重要科技成果的創造者,獲獎者的年齡普遍偏大,多數早已過了科研創新的頂峰時期;此外,這些重金聘請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多數不會全職在中國的大學工作,有些甚至只有「虛職」、「虛銜」。
以近期引入的這9位諾貝爾獎得主為例,他們平均年齡約73歲,最年長的是今年83歲的2008年諾貝爾獎得主楚爾郝森(Harald zur Hausen),被天津醫科大學聘為名譽教授;最年輕的則是57歲的2014年諾貝爾獎得主穆瑟(Edvard Moser),被山東大學聘為兼職講席教授。
報導說,有人曾統計1901年到1999年的諾貝爾獎得主,發現他們的創造高峰期大約在25歲到50歲之間。
即使有些獲獎者不斷維持發表學術文章,也很難說這究竟是研究團隊的綜合水準,還是諾貝爾獎得主的個人實力。
報導說,這些諾貝爾獎得主多半沒有合約約束,即便有合約,也缺乏實質性拘束,且多數在中國大學擔任榮譽職,因此這些諾貝爾獎得主,究竟應該為學校履行哪些義務,通常沒有明確規定,也缺少制度保障。
此外,這些外籍名師中,也有人同時身兼3所以上中國大學的名譽教授,報導對他們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對待每一份工作表示質疑。
報導說,這些受聘的得主所獲得的資源,無論是深圳政府宣稱的實驗室最高可以得到人民幣1億元(新台幣4.4億元)的資助,還是山東大學所稱的提供兼職講席教授科研活動經費6萬元,都是在受聘、入駐學校的時候被作為宣傳的工具,而後續是否取得什麼研究成果,卻沒有太多消息。(編輯:賴言曦)10809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