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經濟不畏貿易戰原因 官方:內需主導

2019/1/21 13:4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克倫北京21日電)中國2018年經濟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仍成長6.6%,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對經濟運行影響確實是有,但影響總體可控;中國經濟成長總體是內需主導,淨出口的貢獻率是負的。

中國2018年經濟由於受美中貿易戰,以及全球消費放緩等影響,外媒引述經濟學者的相關報導,均認為經濟成長率勢必下滑,恐接近5%或更低;但今天公布的數據6.6%,也引發「官出數據」的造假質疑。

對此疑惑,中國國家統計局長寧吉喆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記者會上解釋說,「變中有憂」來自中美經貿摩擦。從2018年第2季開始經貿摩擦初見端倪,中國政府及時採取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政策。

他指出:「應該說,中美經貿摩擦對經濟運行影響確實是有,但影響總體可控。」再從2018年11、12月看,主要經濟指標有升有降,總體是緩中趨穩。以12月為例,投資、消費、工業、服務業等主要指標,或是持平、或是略有上升,總體是穩定的。

寧吉喆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總體上是內需主導」,2018年消費增長貢獻率和投資增長貢獻率相加超過100%,淨出口的貢獻率是負的,而且中國國內市場開拓的空間十分廣闊。

他強調,經貿摩擦沒有、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中國經濟抗禦壓力的韌性、應對衝擊的後勁,長期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也不會改變。

對於農民工疑似因為失業而提前返鄉,引發失業率4.9%是否準確問題,寧吉喆表示,「個例是有的」,但同時也有服務業與製造業、包括百億元規模的新企業進入中國。

他指出,外資有進有出是正常的,跨國企業在全球調整布局,會帶來一部分職工的轉移就業和再就業;但同時要看到,在沿海與中西部地區的一些企業,也出現技工短缺、熟練勞工短缺、新型人才短缺等現象,就業的結構性矛盾還是比較大。

至於2019年的中國經濟前景,寧吉喆說,外部環境將更加複雜嚴峻,國際環境具有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單邊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活動也較多,中國國內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

他表示,全球經濟成長都在回落,中國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是最大的。至於單月乃至單季一些指標可能會發生波動,這也是正常的,不必過於擔心,「關鍵是要看全年、看走向、看趨勢、看潮流」。

寧吉喆強調,從國際上看,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網路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多樣性仍然是大趨勢,統一的共識是多邊主義,和平、發展和合作仍然是全球的潮流。(編輯:馮昭)10801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