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紀錄片導演胡杰:創作是為了表現歷史

2018/6/10 15:16(6/10 15: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0日電)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獨立紀錄片導演之一,胡杰那雙拿攝影機的手,現在更多用來刻板畫,畫裡有饑荒和死亡,「我要拒絕去想『怎樣讓觀眾很舒服』,就是要把歷史表現出來。」

胡杰對挖掘並記錄歷史真相有超乎常人的執著。1999年,他正值41歲的壯年,為了拍一個受迫害致死的北京大學女學生林昭的紀錄片,在工作單位新華社的壓力下,選擇辭職繼續拍片。

由於拍攝題材有爭議性,胡杰從不主動募款籌資,免得對方受到威脅,他尤其不接受境外資金,小心保護自己的拍攝計畫。那經濟來源怎麼辦?「我自己掙,賣畫、為別人拍照、拍結婚錄像,還是能生存。」

在南京的家及工作室裡,胡杰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的採訪,談他的紀錄片及藝術理念。

胡杰在1977年到1992年的15年期間在空軍服役,主要是維修飛機等工作,也曾在解放軍藝術學院修習油畫兩年。他放低身段求生存的能力很強,不受藝術家身分影響。

1977年正是文革結束,中國走向法治和改革開放的時代,1984年胡杰考入空軍政治學院時,還有老師明確表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哲學過時了,我們現在要學西方哲學」。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胡杰即使身處理應最保守的軍隊,仍然埋下了批判性思考的種子。

作為紀錄片導演,他的電影幾乎沒在中國公映過。在中國,電影上映必須取得通過審查的「龍標」,不走院線的,也會嘗試透過各種電影節放映。但2005年胡杰完成「尋找林昭的靈魂」時,中國還沒有電影節,幾年後,有了民間小規模自辦的電影節,但這幾年也都不准辦了。

他自己複製了許多光碟片贈送友人,聽到很多人拷貝數百甚至上千張影片,「我覺得特別好,他們幫助我讓很多人看到片子。」胡杰用欣喜取代對大環境的無奈。

在「尋找林昭的靈魂」之後,他又拍了講述文化大革命時期第一個被打死的中學校長卞仲耘的紀錄片「我雖死去」、另一名面對文革迫害不低頭的女性故事「我的母親王佩英」。他還拍過被拐賣婦女遭遇的「平原上的山歌」、紀錄雲南苗族村寨基督徒生活的「麥地沖的歌聲」、以1960年代大饑荒為背景的「星火」 等。

儘管有愈來愈多人投入紀錄片領域,但歷史題材因為資料有限、處理困難,較為冷門,胡杰選擇留在這個領域努力。「我知道拍這些歷史題材是很危險的,所以你怎能要求別人去做?只能是別人看了你的東西後,自己的選擇。」

2014年以來,由於身體健康的緣故,胡杰不太拍紀錄片了,今年因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之邀,他仍提供了「1968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側記」影片。這3年他主要從事版畫創作,已有約70、80幅的作品,外加多幅的小型版畫藏書票。

之所以特別鍾愛版畫形式,胡杰解釋,因為版畫可以使用象徵誇張的手法、很尖銳直達主題,那些斑駁的刀痕也揉合了創作者的審美情緒在裡頭。

過去拍攝紀錄片累積的想法,成為他版畫題材的靈感,其中不少幅都與林昭有關,譬如一名女性從容面對指著她的槍,又譬如女子雙手奉上自己脫離身軀的頭—這幅畫作叫「獻祭」。胡杰認為,真理就是犧牲自己,然後為人類帶來愛和救贖。

此外,還有勞改、飢荒、有關言論箝制的畫作,畫中常見骷髏頭、十字架、象徵專制的樹木尖刺等符號。這些不那麼讓人舒服悅目的景象,卻有衝擊靈魂的效果。「我不去想觀眾要把畫掛在家裡,我想,這是要掛在博物館裡的。」

林昭在很多方面深刻影響了胡杰,包括對基督教的認識。胡杰說,自己對基督教特別有感覺,「因為它首先承認有苦難,然後積極去愛。」這樣的看法也表露在他的多幅版畫作品中。

有報導說,中國改革中重要的理論家李洪林生前曾在看了胡杰的版畫後,寫信給作家戴晴:「我閱歷太淺,還沒見過如此震撼人心的木刻。」

一如他在紀錄片領域的遭遇,找胡杰參加畫展也可能意味著會帶來麻煩。目前辦過的兩次畫展都很邊緣,他在網上商店販售的畫作,部分也被強行下架。

胡杰妻子用4個字形容他與中國藝術界的關係:「不在圈內」。胡杰習慣了不跟官方體制沾上邊,藉由持續創作,他說要拿出成績來抵抗當前中國美術界對某些議題的迴避。

「這個國家有那麼多苦難,居然很少有藝術家去呈現?如果有,他們的作品也很難進入到公共區域。」

胡杰認為,如果處在民主國家,藝術家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如果還不民主,藝術家就有更多責任去推動和呈現真相。

胡杰今年60歲了,回顧過去,他謙遜看待自己的成就,「我就是留下了一點影像、故事、繪畫。」他說,自己能做的就是把林昭、王佩英這些不屈服的生命再現出來,觀者如果被感動,「對他們回到基本人性有幫助就行了,還不敢說改變了什麼制度。」(編輯:翟思嘉)10706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