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損人民幣何處去 央視揭密:養蚯蚓
2015/3/27 14:41
(中央社台北27日電)破損的人民幣何處去?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大陸每年銷毀各種券別的「殘幣」總計6000噸左右,折合成人民幣大概要幾千億元。回收「殘幣」除了做再生紙,也是養蚯蚓的肥料。
央視報導,由於人民幣的原料主要是棉花,所以「殘幣」在經過處理變成紙漿後,它的吸水性和柔韌性更強,適合於生活用紙。去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上的一種會議紙,原料就是人民幣「殘幣」。
除了能製成再生紙,銷毀「殘幣」時也會產生「垃圾」,也就是廢泥。這些廢泥被用來養蚯蚓,蚯蚓可用做釣魚的餌料。報導說,廢泥主要成分是細小纖維等有機物,富含有機質,而蚯蚓恰恰喜歡吃這種有機質。
報導說,「廢泥」的市場價格每噸是人民幣200元(約新台幣1000元),一年下來,能帶來3萬多的經濟效益。
央視記者採訪發現,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規定,「殘幣」只能在白天運輸,銷毀的地點也不能在城區裡,且地點極為隱私,即便大陸當局已在保定農村作業10多年,知道的人卻很少。
銷毀「殘幣」的機器高3公尺、長10多公尺,工人把人民幣廢料倒進大槽子裡攪拌,紙幣變成紙漿需要經過脫墨處理,以清除「殘幣」的圖案和文字,其脫墨過程比一般廢紙更難,約需費時2小時。10403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