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百年文物在瑞典 遠渡重洋找回祖先智慧
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收藏了一批台灣賽德克族的百年文物,為尊重來源民族的詮釋,找來台灣團隊遠赴瑞典攜手研究;團隊也透過臨摹記錄,盼將祖先文化帶回部落重製。
文/趙麗妍 (中央社記者)
在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內,收藏了一批約1907年至1909年來自台灣的賽德克文物,賽德克族文物調查研究團飄洋過海,前往瑞典考察百年前的織品、生活器具、狩獵用具等,以找回遺失的原民文化。年底將舉辦線上展覽,並讓古文物回到部落重製復刻,以傳承百年前祖先的文化記憶。
百年文物落腳異鄉 守護計畫賦予新詮釋
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為執行歐盟「守護計畫」(Taking Care Project),尋找來源民族進行對等合作的規劃,於是與賽德克族民族議會、靜宜大學三方攜手研究,以尊重賽德克族對文物的詮釋、運用,維持民族的自主性。
靜宜大學賽德克族知識研究中心主任伊婉.貝林指出,該批文物有些有基礎資料標記,透過簡單文字紀錄,在日治時期,一名德國商人透過日本人收購台灣原住民的文物,隨後該批文物輾轉來到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內收藏。
披肩誤認成綁腿 遠距研究問題叢生
雙方交流起初透過線上視訊、閱讀資料方式,但因許多文物連伊婉.貝林等研究者都未曾見過,加上照片拍攝的誤差,使得文物大小、特徵位置無法清楚辨識。
伊婉.貝林說,照片上有的文物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卻相當小,有時候部分小細節被切掉了,無法清楚辨識。她舉例,原住民的披肩因沒有拍到扣環,被誤認為是綁腿,兩者相差甚遠。為一睹文物實際樣貌,賽德克族研究團員瓦歷斯.貝林、伊婉.貝林、林喜美、高雪珠、吳永昌、高政賢、巴干.瓦歷斯,決定親赴瑞典實地考察。
因為許多東西未曾在部落見過,前往瑞典前,伊婉.貝林等人得做好前置工作。他們前往八大部落,依據生活器具、織品、狩獵等各種主題,邀請不同專長的部落耆老協助提供資訊,在最短的時間,建立可供辨識文物的知識資料庫。
伊婉.貝林指出,許多物件雖有基本資料註記,但都只是非常簡單的文字,它們有從日文譯音為德文,或又譯音為瑞典文字,有時還會出現誤植情形,如:女性上衣為「ratan」誤植為「ratau」,推測應是在抄寫時有所誤解,或是字跡無法辨識導致。
親睹文物驚豔讚嘆 臨摹記錄再現祖先智慧
參訪團員來到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親眼看到百年前的文物,相當驚豔。伊婉.貝林說,織品上的華麗織紋從未見過。原住民的女性被賦予溫暖家庭的責任,要為家人製作衣服、提供溫暖,織女們在衣服上織出美麗花紋,各家爭奇鬥豔。她指著織品上的菱形圖案,「就像是眼睛,象徵祖靈在照看著你,是否盡到照顧家庭的責任」。
伊婉.貝林指出,早先織布技法的傳授,一人織布,一人在旁觀看學習,沒有任何說明書、圖譜,日本人認為編織圖騰會將族人的心串在一起,讓部落更團結。因此,日治時期禁止織布,讓許多織紋都失傳了。
賽德克族傳統織布保存者高雪珠,曾試著想織出相同的織紋,她多方嘗試,更畫圖比對,所織出來的形狀就是不一樣。高雪珠說,百年前的線材和現今的線材不同,編織的織紋也不相同,那樣的設計、創意從未看過,不知道當時的人如何想出這樣的圖案。
伊婉.貝林拿出一張獵首刀的照片,照片中刀柄絞織著人的頭髮。她說,狩獵是宗教行為,背後有著多層含義,像是被族人懷疑時,也會透過獵首行為明志,過程中有被反獵首的危險,讓上天來審判是否有罪。因現今部落已無獵首行為,這樣的獵首刀已不復見。
在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中,研究團員戴上手套仔細翻看,以臨摹方式記錄下各種文物的特徵,希望將文物中所蘊含的祖先記憶、原民文化帶回部落重製,讓文物永續發展,未來進一步活化祖先傳統智慧。
歐盟「守護計畫」旨在探索民族誌收藏品與當前氣候危機和人類之間的聯繫,並在此背景下探討過往歷史與殖民主義對未來的影響等課題。
賽德克族民族議會召集人瓦歷斯.貝林指出,雙方的合作交流,除活化文物外,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賽德克族民族議會、靜宜大學三方簽訂合作備忘錄,以《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為規範,希望建立彼此尊重、對等的關係,也盼作為將來其他文化交流的典範,預計在年底辦理實體與線上展覽,線上展覽還增加賽德克族青年會的成員一起投入工作。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