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這大學 因為:太亞洲了
亞裔學生在美加大學帶來生態變化
文 黃靜華
亞歷山卓和瑞秋是多倫多私立赫佛格中學(Havergal College)的應屆畢業生,正在決定要申請那所大學,兩個人有志一同地表示不考慮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因為「太亞洲了(too Asian)」。
亞歷山卓說,要和亞裔學生競爭,就得犧牲許多的自由和大學生活的樂趣。她們抱怨著,就因如此,她們不能在頂尖大學取得一席之地。她們的想法可能不算特例。剛從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畢業的Frankie毛就說:「在畢業典禮上,一個白人媽媽對我說,我就是她的兒子沒法上大學的原因,移民把大學裡的位子都占光了。」
同樣位於多倫多附近的滑鐵盧大學以理工科著稱,學生玩笑地把「數學暨電腦大樓」的簡稱MC,改詮釋為Mainland China;DC中心(電腦研究中心)則改成Downtown China。同學們說,在這兩棟大樓裡,你可以好幾天不說一句英文。
在滑鐵盧大學的一個網路論壇上,有一個學生留言:「在一堂由研究生助教輔導學習的課上,那助教與英文掙扎了許久,終於乾脆用中文回答問題,班上居然大多數人聽得懂他的解答。」
亞裔學生占大學名額 引來不滿
這是加拿大的《麥克連》雜誌(Maclean’s)在2010年11月6日刊出的一篇名為〈太亞洲了?〉(Too Asian?)中的故事,指出了加拿大白人對頂尖大學被亞裔學生占據的不滿。
《麥克連》是加拿大著名的全國性週刊型雜誌,已有百年的歷史,它最著稱的是每年11月上旬的出刊,其中所披露的加拿大大學評比,成為第二年3月《麥克連加拿大大學指南》的張本,許多學子及大學校務主持人都以它作為選擇學校及行政更張的參考,頗具權威。〈太亞洲了?〉一文便是隨著當期刊出的文章。
文中分析了亞裔與白人學生的不同及其所造成的大學生態的改變。一位輔導老師說,亞裔學生有較高的成就動機,把心力全放在課業上,進入理想大學幾乎是高中畢業後無二的選擇。在多倫多地區的中學裡,從東亞移民來的學生中有70%繼續上大學,歐洲的移民則只有52%。這現象也出現在美國。在加州,儘管亞裔人口僅占居民的13%,但大學裡的亞裔學生卻高達學生人數的40%。
大學擺脫了過去以白人為主體的環境,加入了許多其他的成分,於是「多元」成了最好的形容詞,只是,在這詞彙背後的真相是什麼?該雜誌指出,加拿大廣納移民,是一個「彩虹國家」,標榜「多元文化」;但大學中以種族為依據的學生族群多元化帶來的並不是融合,而是分裂。
亞裔學生和白人學生大不同
《麥克連》說,亞裔學生專注在課業上,不參加學校的其他活動,而且他們自成社群,少與白人學生互動。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有40%的亞裔學生,但學生會中,卻沒有任何亞裔成員。
滑鐵盧大學的前學生會幹部回想她的經驗:「他們(亞裔學生)很傳統,相信去學校就是要讀書,然後回家,再繼續讀書。我們沒辦法把他們拉出宿舍。」亞裔學生也參加社團,但他們成立以「我群」為主的社團;所謂「我群」,有著比「亞裔」更狹窄的定義,在UBC有十幾個那樣的社團,有的狹隘到純以香港背景的學生為主體。
「又一個申請數學或工程系,會彈鋼琴的亞裔學生。」在一個研討會上一個負責入學事務的行政人員,描述著審查入學申請時,同事們的反應。為因應這樣的趨勢,美國以長春藤聯盟為主的名校紛紛「私下」採取配額措施,限制亞裔學生的錄取名額,方式是在學科成績之外,加入個人特質、領導能力等評分項目。結果就是對亞裔學生的不公平。
對策:提高亞裔學生入學門檻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湯馬斯‧艾斯本沙德 (Thomas Espenshad)去年發表的新書《不再分裂,未必平等》(No Longer Separate, Not Yet Equal)中指出,在對十所美國精英大學的調查後發現,亞裔學生平均要比白人學生在學科考試中多拿140分,才能取得入學資格。加拿大各大學則仍維持以學業表現為錄取標準的審查方式。
〈太亞洲了?〉一出,立刻在媒體、學界、社會各方面出現很大的爭議。首先發難的是華人社團「全加華人協進會」(Chinese Canada National Council)。一部分原因是該文泛指亞裔,但文首的大幅照片卻是幾名亞洲臉孔的學生舉著中國國旗,且文中訪問的亞裔學生全為華人,他們覺得那篇報導是針對華人而來的種族偏見。報導內容不能不說是事實,問題在用字遣詞,及作者字裡行間明示或暗示的褒貶。再加上,在歐美社會,你可以針對特定個人批評,但你不能對某一族群的人賦予「類別化」、「刻板印象」或「概約化」,以普遍的、一般性的形容詞概括一整個群體,尤其如果是負面的,那就會引來「偏見」,或更嚴重一些─「歧視」的非議。這在種族與性別上尤其敏感;所以你不能說「女性在數理方面天生不如男性」。幾年前,哈佛大學的一位校長就是因為這樣的失言,而被迫辭職。
《麥克連》就犯了這樣的一個忌諱,從標題就開始。「太亞洲?」有人便反問,如果一個學校以白人為多數,你會說「太白了」(Too White)嗎?這樣的論述就表示了作者的立場,大學的主流是白人,而且最好是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白種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大學的樣貌由白人規定,於是當亞裔多了,樣貌變了,就是一種偏離。《麥克連》還進一步表示,所謂亞裔,所指不只是來自亞洲的國際學生,還有有亞裔背景的加拿大人,這就有著亞裔加人非加拿大人的指涉。
「外來者」偏見早已有之
這種把華人看成「他者」(the others)或「外來者」(the aliens)的例子,並非鮮見。持續近半世紀的「黃禍」之說,老一輩的人尚有記憶。也不過30年前,加拿大《CTV》新聞網製作了一個〈放棄校園〉(Campus Giveaways)專輯,以大學校園中漸多的華人為主軸,從標題到把報導中的華人全說成「東方的外來學生」(後來查明,畫面中的全都是華裔加拿大人),到主持人說:「大學分成兩個校園─外國的和國內的」,全有著以華人為「他者」的偏見,與《麥克連》的報導如出一轍,只是更明白些。
許多大學舉辦了座談會,維多利亞大學杯葛《麥克連》,英屬哥倫比亞省省議會通過議案譴責《麥克連》,兩週後,《麥克連》將網頁上該文換了一個標題,並應允日後以同樣的篇幅作平衡報導。
亞裔學生未免太偏重學業
《麥克連》在種族標籤化上的過錯,是不小心也好,是其心可議也罷,不表示它所說的現象不存在。問題應該往前看在中學的情況。一位在中學?任輔導工作的老師說,在她20年的工作生涯中,近幾年亞裔同學的競爭達到了最高?;結果是「有的人平均高達98分,但沒半點社會能力。」移民加拿大的父母望子女成龍,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最好」的中學,所謂最好,指的是學科成績表現評比高的。一所有名的公立高中,因為如此,容納了將近它可容量兩倍的學生,教室不夠大,實驗器材不足,一眼望去,金髮只是萬黑叢中的一點點綴。當其他學校每年級各有一個排球隊時,那裡兩個年級合起來,還常常時有時無。
資產較雄厚的父母,則將孩子送往私立中學。Edward倪就讀於溫哥華最貴族化的私立中學,他說,他的班上有53%是華人,從9到12年級榮譽榜上的前40名當中,有35個是亞裔。
在批評《麥克連》不該大筆一刷,把亞裔全放到一個框框的同時,Edward也有一些反省:「當所有的輔導老師到處宣導大學經驗是獨立,成長,及實現自我時,亞裔的爸媽卻不這麼想。」他的許多亞裔同學以每小時80元(約2,400元台幣)的代價去課後補習,占滿了所有的星期六與星期日。「萬聖節的晚上9點半,當白人孩子拖著滿滿一袋戰利品回家時,我的韓國鄰居穿著制服,背袋裡有重重的教科書及講義,才剛走進家門。我的一個中國同學在那一夜拿到爸媽給的最後通牒:「HYPS or nothing.(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史丹佛,要不就什麼都沒有。)」看來,《麥克連》所言不假。
亞裔家長傳統觀念依然濃重
〈太亞洲了?〉中引述一個來自台灣,正在滑鐵盧大學讀軟體工程的尹姓學生的話:「我爸爸說,我如果沒進工學院,就不幫我繳學費。」Edward很悲觀:「那是一個生活被數字填滿的無趣的社群。他們錯過了高中生活所應有的,而且極有可能,上了大學,這些經歷還要重新來過一次。」這個正讀中學的華裔孩子說了:「如果我要招一班大學生,我寧可要一個能對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有所貢獻的成績中等的學生,而不要一個消失在書本堆下的人。」他甚至稱那樣的人為「非學生(non-student)」,可不是,在加拿大,從小學開始,到處看得到,教育的理想與宗旨在希望養成一個「全人」(well-rounded person)。這個字眼,恐怕不太容易進得了亞裔父母的眼睛,更別說心思了。
作為一個亞裔移民是困難的,要努力在異地異文化中求生存與發展,又嗅覺要夠敏銳到聽到人稱讚你是「模範」移民時,能察覺可能背後的意涵是你不像其他族群那樣爭取維護自己的權利,以及更重要的─尊嚴。但也許也要反省:如果你不惜遠渡重洋,心心念念要讓孩子脫離亞洲的教育模式與觀念,是不是卻把那模式與觀念一併移民了呢?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