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生的聖殿─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是英國最古老的音樂學院,也是世界一流的音樂學府,學院尊重過去近200年傳統, 但也鼓勵學生勇於挑戰自我,以此挖掘未來能邁向職業音樂家生涯的特質與技巧。
文/戴雅真 (中央社駐倫敦記者)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於1822年創立、1830年取得皇家特許狀,是英國最古老音樂學院,也是世界一流的音樂學府,著名畢業生包括柏林愛樂管弦樂團首席指揮賽門拉圖爵士(Sir Simon Rattle)、歌手艾爾頓強(Sir Elton John)以及蘇格蘭歌手安妮藍妮克絲(Annie Lennox)等。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在此學習樂器演奏、作曲、聲樂等。院長弗利曼-艾特伍德(Jonathan Freeman- Attwood)在給全校學生的歡迎詞中說: 「我常被問到皇家音樂學院究竟有何特別之處?雖然每個人都可以很快列出許多國際公認讓這裡成為世界頂尖音樂學院的原因,但我常說,特別之處是本校傑出年輕音樂家們充滿活力的個性。」
他表示,學院尊重過去近200年傳統,但也鼓勵學生勇於挑戰自我,挑戰同學,甚至挑戰師長,以此挖掘未來能邁向職業音樂家生涯的特質與技巧。學院是個開放、充滿啟發性且友善的地方,不會有教條式的教育方式, 而是要為學生找到正確的老師, 打造合適的機會。
學校每年在學校表演廳及倫敦各處舉辦各式活動,提供學生表演機會,培養未來的演奏家。
旅英台灣鋼琴家張安婷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系,之後進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攻讀鋼琴演奏碩士與博士,並在2012年成立表演藝術公司「音樂會劇場」(Concert Theater),以結合音樂劇與劇場的嶄新表演方式,在英國多處巡演。她改編自《老殘遊記》與德布西鋼琴及管絃作品的《老殘‧印象》去年在台灣的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上演。
張安婷說,在皇家音樂學院攻讀博士的過程相當自由,學校提供各式各樣資源讓她選擇, 想鑽研彈琴技巧,有鋼琴課可以上;想和教師討論題目,可以約時間討論。不同於在美國取得學位必須通過資格考試,在皇家音樂學院並不需要,給予學生相當大的彈性。
能進入這所頂尖名校窄門的幸運兒是鳳毛麟角,全校僅約800人。張安婷說,她這屆的博士生甚至只有四人。
不同於台灣的音樂研究所偏向音樂學或音樂史,皇家音樂學院專攻演奏,學生就是不斷練琴、練琴、練琴。張安婷笑說, 這時候學校人數少的優勢就顯現出來,練習室比較不用搶。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另一項特別之處在於與倫敦大學的關聯。張安婷表示,兩者雖獨立運作, 互不相關,但皇家音樂學院學生畢業後取得的是倫敦大學學位證書,「類似於一種聯盟的概念」。
倫敦大學底下有許多行政獨立的院校,像是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以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等, 在世界都頗負盛名。有些學校頒發學院自己的學位,有些則和皇家音樂學院一樣,頒發倫敦大學學位。
張安婷說,這一層關係讓皇家音樂學院的學生能夠使用倫敦大學的圖書館,而專攻演奏的皇家音樂學院學生,也會到倫敦國王學院等以學術為主的大學音樂系教授鋼琴。
不過,談到分別在台灣與英國的求學經驗,張安婷還是慶幸大學生涯在台灣度過。因為,三年制的皇家音樂學院學士課程時間雖短,但認識的人有限,且同質性太高,不像在台灣可透過社團等活動認識許多人,相較下豐富許多,但是在皇家音樂學院享受的自由和資源,也是另一種不同的體驗。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