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布「四十七年度獎勵國語影片辦法草案」
金馬獎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華語電影獎項,但它最初其實是推廣國語電影的工具。1950年代,政府亟欲扶植國語電影,香港影壇人士也請願盼設立獎項,政府於是邀集各部會商討輔導方案,針對能配合國策、發揮教育意義的電影,提供獎金與獎品,成為日後金馬獎的雛型。
舉行第一屆金馬獎
1962年行政院新聞局辦理第1屆金馬獎,明確訂定評選方式,並頒發獎座鼓勵優良國語片和電影工作者。「金馬」這個名稱代表金門馬祖,期勉電影業者效法前線官兵奮發的精神,典禮日期選在10月31日總統蔣中正生日,頒獎同時也向蔣總統祝壽。
當時香港是國語電影發展重鎮,深受台灣觀眾歡迎。1963年邵氏出品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拿下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等6獎。主角凌波反串男性的精湛演出,讓評審無法決定該給她男主角獎還是女主角獎,最後決定給她一座特別獎。凌波來台時在台北街頭以車隊掃街遊行,所到之處擠滿爭睹明星風采的民眾,掀起「凌波旋風」,香港媒體戲稱台北是「狂人城」。
香港電影的成功,刺激台灣影業見賢思齊。1963年時任中影總經理龔弘提出「健康寫實電影」路線,有別於當時流行的黃梅調或文藝愛情片,著重描繪鄉土農村小人物,展現人性光明面與社會正向力量,相關作品上映後觀眾反應熱烈,確立當時台灣電影的主流路線。
早期金馬獎官方色彩濃厚,由主辦單位(行政院新聞局或教育部文化局)聘雇影視相關人士擔任評審,依據主題意識、演技與技術等項目評選,得獎的電影多半有類似主題。健康寫實片因強調人性格正向光明的一面,正中評審口味,成為金馬獎的主旋律。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1970年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與許多國家斷交,同時經歷工業轉型、十大建設。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金馬獎有了不一樣的面貌,抗日愛國電影連年上榜,台灣建設發展則成為紀錄片獎項的主角。
總統蔣中正逝世
總統蔣中正過世後,金馬獎不再背負祝壽任務,加上形式僵化多以主題評選,漸漸不被社會大眾及電影界重視。1978年官方力圖改革,朝「專業化」、「藝術化」及「國際化」的目標邁進,評選時更注重電影的表現手法,得獎作品有了更多的樣貌。
台灣電影新浪潮開始
80年代香港新浪潮來襲,徐克、章國明、許鞍華的電影來勢洶洶拿下多個獎項,1982年「光陰的故事」則是開啟台灣新浪潮電影序幕,金馬獎不再只是頒給愛國片或健康寫實電影,關注社會議題、人際倫理的驚悚片、喜劇片也能受到表揚。
台灣解嚴
1987年台灣解嚴,社會風氣逐漸開放,更多過去被視為禁忌話題的題材搬上大銀幕。金馬獎也進一步開放讓中國電影報名,為許多在中國無法得獎,甚至根本無法上映的電影提供舞台。
開放中國電影報名
廢除「獎勵國語影片辦法」
1997年新聞局將舉辦典禮經費交由民間執委會全權運用,金馬獎自此定位為「全球華語影片競賽」。隨著國際合製電影漸成趨勢,金馬報名制度也逐漸放寬語言、經費來源的限制。
走出兩岸三地的「華語奧斯卡」
金馬獎不分地區、國籍,全權交由評審決定得獎者,外界無從干預的評選方式,使其逐漸受到兩岸三地,乃至亞洲其他地區重視,成為一年一度華語電影最重要獎項。
然而台灣電影在金馬獎入圍、得獎數量相對減少,2012年只有2部國片得獎,國片的衰退成為熱議話題,有立委甚至提議廢除金馬獎。這敲響台灣電影發展警鐘,包括侯孝賢在內的電影人皆發聲捍衛金馬獎價值。製片人李烈表示,金馬獎在華人地區是公認最難拿也最公平的,不需要因為一時成績差就否定台灣長期以來的努力。
中國抵制金馬獎
2018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拿下,導演傅榆發表感言時說:「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挑動兩岸敏感神經。隔年中國宣布抵制金馬獎,多部原已報名的中、港作品退出評選。
不過金馬獎沒有因此停辦,之後報名數量不但比過往還多,香港、中國的電影也沒有完全缺席,金馬獎更成為COVID-19疫情期間,少數仍繼續舉辦的影展。
中國單方面抵制金馬獎,但金馬獎並沒有因此拒絕中、港影人。2022年影帝后皆由港片拿下,最佳紀錄短片得主是中國導演黃樹立。
除此之外,更有來自東南亞的作品前來共襄盛舉,像是講述馬來西亞鄉野奇談的「南巫」、新加坡與南韓合製的「花路阿朱媽」。
金馬獎走過一甲子
金馬獎一步步走出兩岸三地,集合國際精彩的華語電影,享有「華語奧斯卡」的美譽。李安在中國抵制金馬獎後表示,金馬雙手永遠張開,「只要是華語電影,我們歡迎你,外面的世界我們管不了。」奔騰60年的金馬獎,即便遭逢批評、幾經改革,對華語電影的包容與讓影人自由交流的價值始終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