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高工引領教育新潮流 VR+AI跨域創新教學重現赤壁賦詩意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4 11:27:44)
科技融入教學再創新境!光華高工於114年11月8日(星期六)請陳政典老師進行「VR+AI跨域創新教學工作坊-從虛擬體驗到歷史重現」,以Meta Quest 2虛擬實境設備結合生成式AI技術,帶領學生穿越時空,親臨蘇軾〈赤壁賦〉的詩境長江,開啟文學與科技共舞的創新學習新頁。本次課程由國文科邱燕虹老師與跨域社群共同設計,加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黃國豪教授「生成式AI與教育工作坊」的指導,結合「素養導向跨域統整教學」理念,以古典文學為核心,結合AI影像生成與VR實境重現,引導學生從文本理解走進沉浸體驗,讓〈赤壁賦〉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可以「走進去」感受的世界。
活動首先由講師介紹VR的原理應用與Thing link來製作赤壁賦場景,說明虛擬實境如何透過立體顯示、動作追蹤與互動介面,創造「身歷其境」的學習體驗。學生們實際操作Meta Quest 2頭盔,在《My First Steps》遊戲中學習控制器操作與安全邊界設定,快速掌握VR的使用技巧。接著,師生共同探索「教育部VR大市集」與「YouTube VR」等平台,學習如何尋找與下載教學素材。從地理地貌的模擬到醫學實驗的臨場操作,學生驚嘆於VR在教育上的廣泛應用潛能。
AI生成歷史,再現赤壁煙火
下午課程進入重頭戲「歷史影像生成實作:重現赤壁之戰」,學生分組設計AI提示語,如「古代長江夜戰場景,船火交錯、諸葛亮借東風」,並運用ChatGPT、Gemini與DALL·E等生成式AI工具,創造出多張震撼的歷史場景影像,再利用Canva製作成可導覽的VR互動圖。透過AI與VR技術的結合,學生不僅重現了壯闊的戰場,更能以創作者的角度體會蘇軾筆下「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的哲理,從文學意境延伸到對人生「變與不變」的省思。
學生回饋:從害怕到驚嘆的學習旅程
首次接觸VR的學生們紛紛表示震撼與驚喜。電機科林琮諺同學分享:「原本以為操作很難,但在老師指導下很快就上手,看著同學在虛擬世界中的畫面真的很特別。」消防科廖品程同學則說:「我以前沒碰過VR,沒想到可以這麼有臨場感,學習變得又好玩又有成就感。」機械科周聖哲更感嘆:「從手機遊戲到VR實境,感覺科技就在身邊進化,讓我們真的學到怎麼『玩科技、用科技』。」
文學與科技融合 培育人文創新新世代
邱燕虹老師指出,課程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赤壁賦〉之境隨心轉」為主題,透過AI與VR的應用,學生能以多感官方式進入古典文學的情境,並結合社會情緒學習(SEL)概念,反思自我、理解他人,實踐「以科技喚醒人文,以人文引導科技」的教育精神。光華高工校長表示,本校【AIoT新人才實驗班】長期致力於推動跨域創新教學,期望學生不僅具備專業技術能力,也擁有人文素養與創新思維。「從AI到VR,從古文到創作,這堂課不只是學習工具的使用,更是心靈與想像的延伸。」
結語:從〈赤壁賦〉到未來教育的無限航程
這場融合AI與VR的創新教學,讓光華高工的學生以科技走進文學,以想像連結歷史,實踐跨域學習的精神。從赤壁煙火到心靈轉念,學生不僅重現了古人的詩意世界,也開啟了屬於新世代的學習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