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西班牙道理日報刊登彭啓明部長「台灣對UNFCCC COP30的參與」專文

發稿時間:2025/11/12 10:14:3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2 10:14:38)西班牙「道理日報」(La Razón)本(11)月8日刊登我環境部彭啓明部長「台灣對『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30)的參與」專文,呼籲國際支持台灣參與全球氣候峰會。

彭部長強調,氣候變遷快速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與風險樣貌,台灣同樣面對嚴峻挑戰。台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一員,接軌國際追求溫控1.5°C目標,本年更提出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明確設定低碳台灣轉型里程碑並定期發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NIR)及兩年期透明度報告(BTR),回應全球減碳責任。

賴總統上任揭示「國家希望工程」明定「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施政目標,並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導入民間量能,溝通國家氣候治理戰略方針,具體提出國家減碳新目標:2030年及2035年國家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分別較基準年減少26-30%及36-40%。

彭部長指出,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確立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配合《巴黎協定》國家自定貢獻(NDC 3.0)的啟動,台灣自主遵約除2030年減碳目標較2005年提升至28%±2%外,亦進一步設定2032年減少32%±2%及2035年減少38%±2%,並提出「台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等20項減碳旗艦行動,以及科技創新、金融支持、碳排有價、法規調適、綠領人才及社區驅動等6大創新制度,進一步提升減碳力道,展現我國具體氣候行動。

彭部長說明,台灣碳費制度本年正式上路,標誌我國邁入碳定價新階段。碳費制度以減量為目的,預估至2030年可減少3,7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下階段將參考國際作法,穩定現行碳費制度,逐步建立具價格誘因與公平競爭的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建立雙軌碳定價架構。

台灣積極與國際接軌,展現政策的可預測性,盼逐步建立自有減碳合作模式,實質貢獻全球淨零目標,發揮出口導向經濟體在區域與全球供應鏈中的責任與角色。此外,積極推動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攜手地方政府、公衛專家與民間團體成立「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未來將持續循公私協力模式,逐步擴展調適行動網絡,提升國家整體韌性。

彭部長於專文末重申,淨零轉型並非一國之力可成,而係全球共同旅程,呼籲各國支持台灣參與UNFCCC COP30,共同以COP30「全球共作(Global Mutirão)」精神因應氣候危機,推動《巴黎協定》全面落實,共同為淨零世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