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台灣小米方舟團隊出席聯合國會議 在地發聲連結全球

發稿時間:2025/11/04 10:57:5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04 10:57:55)

來自台灣的「小米方舟計畫」團隊於巴拿馬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8(j)條及其他與原住民族與地方社群相關規定附屬機構第一次會議合影。(照片由「小米方舟」提供)
來自台灣的「小米方舟計畫」團隊於巴拿馬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8(j)條及其他與原住民族與地方社群相關規定附屬機構第一次會議合影。(照片由「小米方舟」提供)

由泰雅族、阿美族、布農族、排灣族四個原住民族及非原住民族夥伴共同組成的「小米方舟計畫」團隊於2025年10月27日至30日參加在巴拿馬市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8(j)條及其他與原住民族與地方社群相關規定附屬機構第一次會議(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Subsidiary Body on Article 8(j) and Other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Related to Indigenous Peopl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SB8J-1),分享以小米為核心的生態文化實踐,展現原住民族如何以關懷土地與修復關係的方式,回應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挑戰,連結在地與全球。

小米方舟團隊,由北藝大博物館所林益仁教授跟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系高怡安助理教授引領,亦是加拿大國科會與亞伯塔大學 Ărramăt 計畫的合作夥伴之一。該計畫由原住民族主導,透過強化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促進社群健康與生態平衡,並回應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

會議期間,小米方舟團隊所屬的 Ărramăt 計畫主持人 Dr. Mariam Wallet Aboubakrine 被邀請上台擔任講者,傳達原住民主導(Indigenous-led)的研究與行動策略,是確保社群能依照自身倫理與文化,推動包容性研究及實踐的關鍵,並呼應小米方舟團隊強調小米在泰雅族傳統之種植,不僅有助於生物多樣性,更是串聯文化、儀式、語言與跟土地的關係。

小米方舟團隊表示,此次聯合國會議提醒各界,如何建立尊重部落自主、促進原住民族主導發展的資金結構,是未來國際生物多樣性行動的重要課題,期盼將此經驗帶回台灣,探討如何在國際標準下,發展具彈性且尊重原住民族知識的支持機制。

另臺灣「小米方舟計畫」團隊受加拿大 Ǎrramăt 團隊正式邀請,參與此會議的周邊論壇(side event),以影像敘事展覽(Photovoice Exhibition)訴說原住民族知識回應全人健康、永續議題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來自泰雅族Tbahu(田埔)部落的芭翁老師在會場分享著小米種植的過程,除將過往消逝的品種找回當代的土地上,同時也將人與地景的關係牽引回來,包括語言、故事、傳統生態知識與跨世代的對話,讓泰雅傳統Gaga精神裡的道德觀、共享觀與環境觀串連在彼此的生命當中,編織起關係網絡。

來自台灣的「小米方舟計畫」團隊於巴拿馬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8(j)條及其他與原住民族與地方社群相關規定附屬機構第一次會議於會場合影。(照片由「小米方舟」提供)
來自台灣的「小米方舟計畫」團隊於巴拿馬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8(j)條及其他與原住民族與地方社群相關規定附屬機構第一次會議於會場合影。(照片由「小米方舟」提供)

芭翁老師(右)及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系高怡安助理教授(左)與影像作品合影。(照片由「小米方舟」提供)
芭翁老師(右)及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系高怡安助理教授(左)與影像作品合影。(照片由「小米方舟」提供)

臺灣「小米方舟計畫」團隊參與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八條(j)附屬機構會議(CBD-SBSTTA )的周邊論壇(side event)影像敘事展覽(Photovoice Exhibition),來自Tbahu(田埔)部落的芭翁老師在會場中和觀眾們分享著小米種植的過程,尋回及拉近將人與地景的關係。(照片由「小米方舟」提供)
臺灣「小米方舟計畫」團隊參與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八條(j)附屬機構會議(CBD-SBSTTA )的周邊論壇(side event)影像敘事展覽(Photovoice Exhibition),來自Tbahu(田埔)部落的芭翁老師在會場中和觀眾們分享著小米種植的過程,尋回及拉近將人與地景的關係。(照片由「小米方舟」提供)